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在南充种出“新疆甜”!扎根乡里26年,他让油桃变身“致富果”

2025-05-13 19:15 高坪区融媒中心

0

分享

在南充市高坪区走马镇的十圣村,有位被乡亲们亲切唤作“油桃大王”的新农人——梁小平。自1999年返乡创业,这位“桃痴”已在油桃种植之路上默默耕耘了26个春秋。从初尝新疆油桃的惊艳,到如今在高坪的土地上成功复刻那抹“新疆甜”,梁小平用半生光阴,书写了一段农业逐梦、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交织的动人篇章。他创办的小平家庭农场,不仅荣获省级示范农场称号,他个人还被授予“南充市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荣誉,他带领周边村民共同踏上致富之路,成为高坪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典范。

5月11日,记者走进走马镇十圣村的小平家庭农场,聆听梁小平讲述他的创业历程,真切感受他对农业种植那份炽热如火的热爱与矢志不渝的坚守。

“新疆甜” 点燃创业火种

1990年,年仅20岁的梁小平,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对城市繁华的憧憬与向往,毅然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在乌鲁木齐,他开了一家充满川味的饭馆,日子虽平淡却安稳。然而,一次偶然的市场采购经历,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次在乌鲁木齐的市场上,我看到老家常见的油桃,在这里卖的价格,高出了家乡好多倍,当时就被惊得目瞪口呆。”梁小平回忆起那一幕,眼中仍闪烁着当时的震撼。

“凭啥卖这么贵?好奇心作祟,我就买了一小袋尝尝。”梁小平笑着说,“天呐!这油桃贵得有贵的道理,太好吃了!一口下去,童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独特的口感,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深深烙印在他的味觉记忆里,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这么好吃的桃子,要是能在老家种出来,市场前景肯定一片光明。有了这个想法后,梁小平四处打听,得知这种油桃源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这个发现,如同在他心中点燃了一盏希望的明灯,悄然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面对巨大的价格差异和诱人的市场潜力,梁小平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转让经营红火的饭馆,前往郑州学习油桃种植技术。

“当时饭馆每天能赚300多元,在当年那可是相当可观的收入了。他突然说要放弃这么高的收入去学种桃子,我觉得他是不是魔怔了,但又拗不过他……”梁小平的爱人陈凤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脸上仍带着几分笑意。

在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日子里,梁小平虚心向专家请教打药、嫁接等技术。他勤奋好学的态度赢得了研究所专家的一致认可,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他系统掌握了油桃等果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之后,怀揣着新学到的农业技术,梁小平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家乡。

科技赋能 铺就成功坦途

1999年春节,梁小平回到家乡十圣村,眼前的景象让他揪心不已:大量耕地因农民外出打工而撂荒。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农业的热爱,他果断承包了120亩撂荒山地,开启了种植油桃等水果的征程。

创业初期,梁小平引进油桃类、梨类、李子类等近十个品种,经过反复试验与筛选,最终确定了早熟、中熟、晚熟近6个品种,实现错峰上市,让价格比常规种植的油桃高出2倍。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种植3年后,油桃迎来丰收季,当年就实现了1万多元的销售收入,为他的创业之路开了一个好头。

2002年,梁小平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党员。

梁小平深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他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为坚实后盾,2020年,他的家庭农场又引进了无核油桃、油蟠桃等多个特优品种,这些品种上市时间跨度大,最早上市的比当地早半个月,最迟的晚10至30天,确保了油桃错峰上市的最佳时机。

在经营模式上,梁小平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道路,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农场运用传统农业经验,创新生产模式,上层种植水果,林下套种黄精、红苕、南瓜、黄豆、花生等作物,同时用种植的粮食养殖猪、鸡、鸭、鹅等家禽。家禽不仅为园区植保贡献力量,还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投入成本。林间套种黄精等喜阴药材,每亩增收上千元。

“因为品种优质,果子成熟时根本不愁销路。”梁小平自信满满地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六月上旬,油桃与蟠桃将迎来丰收,此刻正是套袋的黄金时机。”梁小平介绍道,“套袋就像给果实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能有效抵御虫鸟的侵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防止果实开裂与果锈的产生,让果实色泽更加艳丽、品质更加上乘,延长市场供应的周期。”

据了解,凭借套袋技术,该农场力求油桃、蟠桃优质高产,预计今年产量可达2万斤,售价每斤20元,总收入有望突破40万元。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年,桃子在盛花期,遇到了大风天气,大棚被吹倒了很多,好在政府的农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梁小平的爱人陈凤说。

2024年夏天,进入丰产期的桃树挂满了果子,丰收在望。然而,连续的高温天气如同一记重锤,让即将成熟的油桃出现大面积的脱落。

“去年的持续高温,让我的桃园差不多损失了八成的收成。看着落在地上的桃子,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梁小平谈及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

“为了从根子上解决干旱这个问题,在当地政府和惠农政策帮扶下,桃园正在安装的一套滴灌配套设施,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梁小平说,有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每次遇到挫折时,他才有了放手一搏的底气。

带动乡亲 共赴富裕新程

2019年12月,梁小平的家庭农场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的殊荣,这既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其带动效应的肯定。随着名声的扩大,他的油桃销售渠道也日益多元化,既有传统的批发市场,也有电商平台和观光采摘,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高坪油桃的美味。

2022年12月,梁小平被南充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南充市返乡下乡创业明星”。

“梁老板,这季晚熟油桃给我准备50件,一定要选最好的,我送给成都的朋友。”像这样的老客户订单在收获季节络绎不绝。一位姓周的顾客表示,他连续多年购买梁小平的油桃送给朋友,反馈都是“桃子的味道非常好,而且易储存,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在销售环节,梁小平同样独具匠心。农场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打造名优产品,并进行统一包装。为拓展销路,农场一方面借助全区农业电商平台、淘宝、市扶贫产品推广平台等线上渠道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园区与销售城市直接代理,采用航空运输,并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网红打卡、直播等新媒体宣传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农场已与多家销售商签订了来年30万斤水果的销售合同。

产业发展后,梁小平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旅游的商机。在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小平农场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农场在园区周围、田边地角栽植了上百种观赏花木,四季花开,与桃花、李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当地农民也抓住机遇,办起了农家乐,接待时限从开花到采果近100天,农民就近高价销售农村土特产品,实现了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梁小平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个人收入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对周边村民的带动作用上。他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农场务工的村民杨定周告诉记者,他每月可以挣一两千元,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年收入近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入党23年以来,我时刻都在提示自己,要不忘初心,当好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梁小平说。

据了解,为让更多群众通过种植增收,梁小平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村民。

当前,梁小平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在周边5个村成立6个家庭农场,增加种植面积2000余亩,带动10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让周边3个乡镇1000余人实现人均务工收入上万元,让更多的乡亲过上好日子。”

“我还要持续引进更优的油桃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谈及未来的发展时,今年55岁的梁小平依然充满激情,他表示要当好新时代的新农人,充分利用家乡丰富的生态资源,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托起乡村振兴梦。

梁小平26年的育桃历程,是新农人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写照。从新疆油桃“甜”的震撼,到郑州学艺的坚持,再到返乡创业的执着,他完成了一个普通农民向现代农业经营者的华丽蜕变。

站在自己精心打理的桃园里,望着挂满枝头的油桃,梁小平感慨万千:“26年前,我是为了复刻新疆的油桃味道而开始种植;26年后,我不仅种出了那个味道,还创造出了属于高坪的特色油桃,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份甜蜜。”这位“桃痴”的故事充分证明,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科技与情怀同样重要,个人梦想与乡村振兴可以同频共振,奏响一曲激昂奋进的华美乐章,引领着更多的人走向富裕美好的未来。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