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李欣忆 摄影 李海宁
如果说低空经济是壮阔的蓝天,那么“四川造”产品就是一颗颗明星,群星璀璨,形成了一条由众多标志性产品串联而成的“星链”。
5月13日,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7款“四川造”低空产品走上发布台。这7颗闪亮的星星,组成了四川的“超强天团”,拼凑出低空经济发展的未来图景。

硬科技+软实力
7大产品“组团出道”
科幻小说中会“飞”的汽车,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如果有一种‘飞行汽车’,从天府广场到天府机场只需要15分钟,成本也仅为地面专车的1.5—2.5倍,你会选择吗?”活动现场,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带来的AE200“飞行汽车”,引发关注。

作为一款六座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AE200“飞行汽车”采用了倾转旋翼技术,航程覆盖200公里城市交通圈,可以满足机场接驳、城际通勤、低空文旅等多样化应用需求。

除了会“飞”的车,还有应急救援的“生命之翼”。中航无人机公司发布了翼龙-2系列长航时无人机产品,可应用在应急救援、气象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等场景,曾在2022年“泸定地震”、2024年“雅江山火”等多次救援行动中大显身手。

“四川造”产品,还解锁了云端旅游的“新玩法”。四川航鲲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带来王牌产品——小鹰-700飞机,这是目前唯一国产的上单翼4座通用飞机,将适用于旅游观光、航空运动等通航应用。

秀应用、秀技术,“四川造”产品还秀起了性能。作为一款拥有极致性能的无人机,腾盾大型四发固定翼模块化无人机——双尾蝎D不仅飞得高,可以升空万米之上,同时续航里程也长,达到2500公里。此外,它还有一项独特的功能:能在零下55摄氏度到70摄氏度环境中作业,也意味着它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同样耐冷又耐热,纵横股份发布的垂直起降复合翼自动化产品,可以扛住80℃的温差,还具备智能存储、自主起降、智能作业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能力。
低空经济不仅要“飞”得高,还要飞得“远”、飞得“稳”。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越来越多,低空的“路”怎么导航、怎么管理?这需要更精准的低空感知和智能调度。

现场,九洲集团带来九洲智空无人机混合物流运营系统,可以解决无人机混合物流领域“调度难”“感知难”“避让难”三大难题。

预防“黑飞”,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安全卫士——“光盾”低空安防系统,可以对“黑飞”目标进行确认和精准定位,实现5公里半径内“非请勿进”。
除了现场发布的7款产品,在秦皇湖畔的展示区,还展示了氢能源无人机、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系统等“四川造”多款产品。“之前对低空经济的了解还停留在概念上,现在遍地是可感可触的应用。”低空经济发展得如此之快,让不少参观市民感慨不已。
从“空中飞”到“落地用”
低空经济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7款产品“组团出道”,显示了低空经济孕育的巨大创新和市场潜力。但这些产品如何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低空经济从“空中飞”变为“落地用”还有多远的路?

活动现场,一些企业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预计今年开始载人验证飞行试验。”郭亮说,此前,沃飞长空已经在技术攻关、适航取证、市场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他们和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覆盖全链条的合作协议,力争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入商业运行。
和“打飞的”一样,一步步走向现实的还有低空旅游。计划2026年实现批量生产的四川航鲲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加快了步伐。公司董事长张建平介绍,去年在自贡航空产业园落地了全国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开展生产线建设,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首架飞机的生产下线。
加快进展的还有场景应用。纵横股份副总经理张峻谈到,他们已经在成都彭州实践低空飞行服务网络一机多用共享新模式、在巴中等地开展低空无人系统数字化应用、在绵阳开展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应用示范。
与张峻有着相同感受的是九洲集团董事长杨保平。“从目前来看,低空物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只是时间问题,场景应用十分重要。”杨保平介绍,为了抓住机遇,他们联合邮政、顺丰开展低空混合物流运输,实现跨城、县域低空物流航线持续运行。
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产业生态。中航无人机公司首席设计专家李屹东介绍,一方面中航无人机以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和无人机中试平台的建设为标志,推动了无人机产业以及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也以自贡航空产业园的建设,推动了四川无人机生产、试飞、运行基地的发展。
培育一个新产业是场长跑,需要各方合力。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四川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列为全省重点产业链,将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产业制造、空域管理改革、应用场景拓展等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让低空经济早日“飞”向现实。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