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青杠林路上,沿街餐饮店的老板们正忙着清洗门前统一配置的餐厨垃圾桶。这条曾经因夜间偷倒餐厨垃圾而屡遭投诉的街道,如今焕然一新。“现在下水道不堵了,路面不油了,我们做生意也舒心多了。”经营火锅店的王老板笑着说。这样的变化,源于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的城乡垃圾综合治理行动。
餐厨垃圾治理:从“猫鼠游戏”到规范有序

“大爷,请立即停止倾倒!你这个废水不能倒在这里!”去年7月,滕大爷驾驶一辆中型特殊结构车在伍家坡压缩站倾倒废水,执法人员进行了当场制止。由于其行为违反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执法部门对其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这样的检查早已成为常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机动+定点”相结合的方式,对贡兴路、青杠林、建材路等餐厨垃圾清运车辆行驶的重点路段开展巡查,严格查处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收运处置餐厨垃圾的行为。
同时,在夜间安排专人值守生活垃圾收集点及重点路段下水道,严防非法倾倒。“我们给每个餐饮店都建立了档案,要求必须与正规企业签订清运合同。”截至目前,已检查餐饮店120余家,督促清洗收集桶30余家。
农村垃圾处置: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走进龙潭镇胜利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的分类垃圾桶,保洁员老李正驾驶着垃圾清运车进行收运。“以前垃圾堆成山,现在每天定时清运,村里干净多了。”村民陈大嬢高兴地说。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农村垃圾收运体系的完善。目前,全区建成4座垃圾压缩站、6座中转站,配置1500个标准化垃圾收集点,实现了“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闭环管理。
“我们要求各镇街做到日产日清,并定期对收运车辆、站点进行清洗消毒。”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建筑垃圾管控:从“满天飞”到“全程管”

“您的车辆未完全密闭,请立即整改。”在G348国道检查点,执法人员拦下一辆渣土运输车。司机王师傅连忙下车配合检查:“一定注意,下次一定盖严实。”
这样的联合执法已成常态。据了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交警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在G348、长征大道、贡兴路等重点路段设卡检查,严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不按路线行驶、带泥上路、抛洒滴漏、未密闭覆盖等各类违规行为。
“在源头管控方面,我们要求所有工地必须配备冲洗设备,对易发生偷倒的区域进行围挡。”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依法查处沿途遗撒等违法违规行为2起。
某建筑公司负责人李总说:“现在我们工地出口都装了摄像头,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才能上路。”
记者手记
从餐厨垃圾的规范处置,到农村垃圾的及时清运,再到建筑垃圾的全程监管,贡井区通过系统治理、精准施策,让城乡环境焕发新颜。这背后,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从“末端处理”到“全程管控”,从“单一执法”到“多元共治”。垃圾治理的“贡井经验”证明,只要持之以恒、综合施策,就一定能打造出整洁宜居的美好家园。(刘丽媛)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