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深入荣县双石镇、鼎新镇走访看到,以党群服务升级、产业提质增效、文化传承创新为抓手的和美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从便民服务“一站式”升级的高效阵地,到撂荒地变身“丰收田”的产业新景,再到村史小院唤醒红色记忆的文化赋能,荣县以“三镇十村”为示范,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

在双石镇金台村党群服务中心,开阔整洁的广场、粉刷一新的墙体、宽敞明亮的大厅让人眼前一亮,升级改造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份投用。据了解,为进一步便利群众办事,提升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质效,昔日二楼办公室“下楼”变身一楼便民大厅,并整合儿童之家、纠纷调解、农产品展销等功能,成为“一站式”服务阵地,此后村民办事“只进一扇门”将成为常态。

双石镇平坦桥村的3600亩高标准农田里,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曾经的连片撂荒地通过整治复耕,如今变成了“订单田”,不仅实现高粱订单化种植,保底收购价达3.78元/斤,还探索“高粱+大豆”套种模式,亩均效益显著提升。“现在种地有保障,收入有盼头。”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王大爷笑着说。

鼎新镇鼎新村“中坝·耕读之家”村史小院即将在今年底开放。这个利用闲置农房改造的文化空间,既复原了中共荣县县委地下办公旧址、革命先烈张二娘故居,又融合了便民服务、果蔬展销、农耕研学等功能,让红色文化可触摸、能传承。不远处的幸福湾里,经过试点改建的17户居民院落干净美观,通过“环境值周”自治机制,17户村民轮值监督,使得家家院落整洁、户户棚舍规范,呈现出一派文明新气象。

这些变化是我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据荣县乡村振兴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按照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百片示范、千村带动、万村补短”行动要求,我县编制了《荣县2024-2028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规划》,并将东南粮经复合产业环线“三镇十村”作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开展建设。随着“三镇十村”示范效应的持续释放,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荣州大地徐徐展开。(虞芳琳 李健学/图文)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