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劲 曾航
虽不着法袍、不戴法徽,但在刑事庭审的幕后、凌晨处突的现场、思维高速运转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从审判法庭到看守所,从安检室到信访接待室,他用脚步丈量着法院安全的每一寸阵地。五年淬炼,王睿诣从初出茅庐的“新警”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警队骨干”,先后获评‘全省法院司法警务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他有思考,办公室里有他的思绪
作为警队内勤,王睿诣不仅熟悉全市法院警队整体情况,更善思善谋,积极为警队发展建言献策。
“支队长,‘执行110’和‘司惩’办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在院外舆论下执法是大趋势,建议把执法依据学习和动作规范作为重点科目。”
“我建议在工作总结中加上这几点,可以更好展示我们自贡支队的特色亮点......”
他说,“内勤不像外勤直面危险,但也是推动工作高效规范运转的一枚重要纽扣,来不得半点马虎。”五年来,他顺畅高效完成上传下达,制发各类警务安全通知通报80余次,起草《全市法院司法警察“四化”建设实施意见》《全市法院“执行110”实质化运行工作细则》《全市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等文件10余份。其中,执行警务协作机制建设信息被省委政法委《政法要情日报》采用。

他有热血,训练场上有他的呐喊
教练员偏少的难题一直制约着自贡法院法警训练工作。作为年轻干警,王睿诣有冲劲、愿意尝试,他主动请缨,“我想试试,我来组训!”
于是,炎炎夏日,训练场上响起了他嘹亮的口令。
“立正!今天的训练科目是......”
从口令生涩到指挥有序,从看到枪支略显紧张到熟练开展分解结合,王睿诣的警务技能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不断精进。
去年,他作为参赛队长参加全省法院司法警察警务技能大比武。集训中,他与队员们认真研究每一个科目,抠细节,抓规范:“除了验枪,分解结合都不能把手指放进扳机护圈......”
“盾手和棍手的外侧脚应该同向,不然可能会发生磕绊......”
最终,他们凭借团结坚韧的作风、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规范精准的动作,圆满完成赛事。

他有温情,服务群众有他的身影
去年10月,安检室来了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迷茫的眼神中显得有些无助。王睿诣和同事主动上前,得知老人想提交材料却不清楚办理流程。王睿诣和同事立刻化身“引导员”和“跑路员”,提供热水和板凳,联系对口庭室,帮助老人递交材料,协助顺利办妥事项。
几天后,这位老人将一面印有“细心周到、服务典范、忠于职守、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法院,向执勤法警表达感谢。这面锦旗,既是肯定,更是激励,记录着守护与认可的“双向奔赴”。
“自由、旷野、远方、清梦、欢愉......”生活中的王睿诣不乏青春遐想。但选择了头顶国徽、身披藏蓝,他便将这份青春的“臆动”转化为守护司法安全的笃定力量。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他以“全能”之姿,默默铆紧着司法警务链条上的每个环节。这样的风“警”,正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编辑:王雨爽
责任编辑:吉方东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