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涵 刘瑞 自贡融媒记者 周嘉

刚开始种李子,陈隆学半点不敢马虎:幼苗怕冻,他冬天裹着棉袄在果园搭防风障;花期遇雨,他撑着伞蹲在树下疏花保果;不懂修剪技术,就抱着农技手册“啃”,跟着镇里的技术员在果园里练。
“头两年挂的果要么个头小,要么味道偏酸,我急得睡不着。”陈隆学笑了笑,“第三年终于摸着门道,果子一摘下来,咬一口又甜又润,我知道——成了!”
如今,说起种李子,这个平时少言少语的庄稼汉滔滔不绝:“从开花到结果,我从没碰过化学药剂,除草靠人工,施肥用的是自家堆的有机肥。”他指着果树上的袋子解释,五月给幼果套袋也是生态管护的一步,既能防虫害,又能让果实均匀受光,还能避免鸟啄,“套了袋的果子,果皮又光滑又嫩,客商就爱这品相。”

更让他踏实的是,黄金奈李根本不愁卖。“今年五月就有云南、贵州的客商打电话来,开口就问‘今年能留多少货’。”陈隆学翻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说,“去年客商亲自来果园看货,尝完当场就定了,1000多斤三天就全发完了,连个小果都没剩下。”

从“穷困户”到“李子王”,如今的大峡口村,跟着陈隆学种黄金奈李的村民多了起来,镇里还帮着联系了电商平台,打算让这“黄金果”走得更远。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