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魏冠宇)8月25日是全国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今年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介绍,包括跌倒、溺水、烧烫伤、中毒等伤害,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做好宣传教育活动,中国残联、中央网信办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广泛宣传伤害致残防控法律法规政策,交通事故、工伤、噪声、儿童伤害、老年跌倒等致残的危害性,安全防护、避险、逃生、急救等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公众增强安全意识。
以工伤和职业病为例,工作场所常见的致残风险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不良工效学、社会心理学等5类。
“这些致残风险,有的具有突发性,有的具有长期隐匿性,一旦造成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就会发生发展成为残疾。”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说,通过根本上消除或控制、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采取积极治疗和康复措施,可有效防控相关风险。
此外,各地将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的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防控、伤害致残防控、康复服务促进等五大行动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