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9月16日电(张广权 覃鸥 周仕敏)中国与东盟国家正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2025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15日在广西南宁开幕。多国教育官员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塑职业教育形态,为中国—东盟区域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缅甸教育部副部长佐敏在会上表示,缅中双方应加强合作,将人工智能融入职业课程,共享数字平台、在线学习资源及通用培训标准;重点推动职业教育与进口替代产业对接,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柬埔寨劳动与职业培训部国务秘书谢顾所强调,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正加速重塑各行业格局,柬中双方应携手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推动课程资源共享、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帮助柬中青年掌握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新兴绿色产业等领域所需技能。
印度尼西亚人类发展与文化事务统筹部副部长欧加·达罗亚表示,近年来,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在教育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尤其是共建共享“印尼职业教育标准升级项目”,推动了双方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未来,希望中方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为印度尼西亚院校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能够助力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学术实践培训质量,推动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弥补技能缺口,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副部长萨姆兰·潘卡冯提议加强人工智能投入,提升师生数字技能,加强东盟—中国区域合作,提升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介绍,近年来,该中心为中国与东盟职业院校搭建合作对接平台,开发符合东盟国家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职业培训项目,培育支撑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升级的技能人才,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各国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双向留学等方面的合作;愿与东盟国家分享中国数字教育政策理念、优质资源和探索实践,合作探索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推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大会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方案》、中国首个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面向东盟“百千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2025—2027年)》,并举行多场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涉及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院校与中国院校的合作。
此次大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包含1场主会议和5场平行会议,聚焦AI赋能智能制造、电商、交通等领域人才培养。(完)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