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 缪静 摄影 叶卫东)“3D打印”以不可抵挡之势影响着全球人的生活。昨日,3D打印技术成功运用于自贡盐业史展馆陈列。由市地税局、市档案局、市文广新局和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策划推出的“清末民初富荣盐场引盐缴税流程微缩景观”完美呈现在游客眼前。
可以打印出指甲、太阳镜、咖啡杯的3D前沿技术与古老自贡文化不期而遇,将是怎样一种景观?——“清末民初,自贡盐场规模最大的盐交易市场——富荣东场大坟堡盐垣门前,商贾云集,一位盐商身着长衫,肩披围巾,踱步于市场。他缴纳税款后,依次通过领取发盐准单、在公仓捆盐过称、申报引盐验单、复核税款与盐斤后,领到了运盐执照。”在盐税史陈列厅正中央,以盐场真实场景图为背景的微缩景观中,那些历史中的人和物仿佛从画中走出来,立体自然,惟妙惟肖。
走近透明的陈列橱窗,由高分子材料打印而成的人和物姿态各异。“你看,他头顶上一圈一圈的纹路就是打印痕迹,人物服装褶皱清晰可见。”承接单位成都欧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单独的人和物的打印,还加入了故事情节发展。既有人物角色,也有场景组合。”据介绍,一件3D作品的出炉,首先需要在电脑中设计制作出3D模型,再用3D打印机打印,最后进行人工上色。此次盐业史微缩景观中20多个单独的人和物的打印耗时1个月。
“记录历史,文字和图片难以再现立体场景,3D打印技术弥补了这一缺憾。”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师黄协钧表示,盐史馆是自贡盐业历史的窗口,运用当今的前沿技术,可以更好、更直观、更立体地展示盐业史,让全世界的游客了解自贡,让更多的人读懂自贡盐文化。
相关链接
未来3D打印技术将广泛应用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科学研究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化石进行3D扫描,利用3D打印技术做出了适合研究的3D模型,不但保留了原化石所有的外在特征,同时还做了比例缩减,更适合研究。
文物保护
博物馆里常常会用很多复杂的替代品来保护原始作品不受环境或意外事件的伤害,同时复制品也能将艺术或文物的影响延伸到更多更远的人。最近史密森尼博物馆就因为原始的托马斯·杰弗逊要放在弗吉尼亚州展览,所以博物馆用了一个巨大的3D打印替代品放在了原来雕塑的位置。
建筑设计
在建筑业里,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快速、成本低、环保,同时制作精美。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
编辑:范秦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