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主要工作掠影

2015-01-22 22:08 自贡网

0

分享

□ 林关春  罗晓东

回望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依法履职、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各项工作亮点频现,硕果满枝。

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30余个,作出决议决定12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1人次,形成审议意见19份;召开主任会议16次,形成意见交办函10余份。

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履职尽责

常委会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眼科学发展,依法决定重大事项;着眼产业转型、项目拉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常态、保持好趋势。为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省委“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要求,作出了“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决议”。为助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5月28日至6月13日,半个月时间常委会组织7个视察组奔赴我市四区两县和高新区对253个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进行了实地视察,以实际行动服务自贡改革发展。

围绕民生改善务实作为

常委会通过开展专题视察和调研,督促政府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调整优化全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等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双溪小井沟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功能区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节能减排、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城市饮用水现状专题视察和调研,政府全面启动实施双溪小井沟饮用水源地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控制规划综合治理,建立保护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和自贡、眉山、内江、宜宾4市小井沟流域生态治理保护跨区域协调长效机制,小井沟水库越溪河上游跨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保护人民群众饮水及水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生态自贡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开展天网工程建设、社区矫正等专题视察,为市政府最终出台《自贡市智慧视频防控体系建设规划(2014—2016)》,提升城市治安防控能力,促进“平安自贡”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民主法治建设发挥职能

常委会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通过依法选举任免和开展工作评议等任后监督,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干部支撑;通过对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防震减灾法等10余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听取“两院”有关工作报告,力促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律法规在我市正确贯彻实施;通过依法对市政府报送的4件、区县人大常委会报送的28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从源头上力促依法行政;通过471件次群众来信来访的妥善受理,7宗常委会领导包案信访疑难案件的化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代表活动强化保障

常委会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多举措加大督办力度,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努力创造条件,完善工作措施,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保障;拓展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平台,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一年来,贡草路改造、北环路家居城至一桥段拓宽改造、育才路摊区和车辆管理等一批代表和群众长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2件议案和90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及闭会期间的12件建议,当年全部办结,代表对办理情况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围绕提升形象加强自身建设

常委会着眼自身建设的探索创新和依法履职的提质增效,先后制定了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和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规定等9项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跟踪督办办法、处理审议意见规定等8项制度,同时建立完善了9项人大机关管理制度,对进一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助推改革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了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务实创新,人大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改进作风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帮助协调解决了农团乡场镇街道路灯安装、村道建设和部分村组电网改造以及龙凤山社区垃圾清运、东方云顶下水管道改造、来牟村村道建设和电网改造等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职工和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走访联系群众34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900余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1700余个。

编辑:Frank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