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生态建设推进城市永续发展

2015-12-07 20:24 自贡网

0

分享

记者 罗乐 李涛

“十二五”期间,“生态自贡”建设稳步推进。 记者 冉昌龙 摄

绿色,一直是自贡最向往的颜色。

“十二五”这五年,不仅是我市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五年,也是生态文明深入人心、稳步推进的五年。这五年,生态自贡建设被放在更突出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一项项生态文明制度有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引领千年盐都长远发展的理念和战略谋划。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汇集全市智慧,从推进城市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加快建设优美宜人的生态自贡,将生态自贡建设与产业自贡、文化自贡、创新自贡、幸福自贡建设一起纳入顶层设计,这样的安排部署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契合。

市委、市政府认识到,生态是推动发展的“本底”,没有生态建设,不可能内涵式增长,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在自贡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市,下最大的决心,举全市之力推动环境历史性转变,本身就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决心。

今年11月初,市环保局对外公布了10月份釜溪河水质情况:七个监测断面总体为IV类水质,达标率为71.4%,环比上升了57.1个百分点,其中3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无重度污染(劣Ⅴ类)水质出现。釜溪河各监测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全部达标,总磷仅炭研所断面超标0.21倍。

这样的统计数字是“十二五”期末釜溪河“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的真实写照。而更有力的数据则是,与“十一五”期末相比,沱江干流(自贡段)出境断面氨氮浓度下降了59.7%,总磷浓度下降了50.9%,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了28.3%。

与此相应的是,我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2013年的15.9%上升至27.8%。2014年全市PM10浓度均值为107μg/m3,同比2013年(117μg/m3)下降10μg/m3;酸雨污染显著减轻,酸雨发生率下降了30.2个百分点,酸雨量下降了43.4个百分点。

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为全市带来了更多蓝天。市环保局局长徐明远在总结“十二五”生态保护工作时说,虽然雾霾仍非常严重,但自贡治理PM2.5的决心是坚定的,成效是积极的。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减排项目165个,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0664吨、氨氮削减量1321吨、二氧化硫削减量15601吨、氮氧化物削减量4277吨,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超额完成削减任务。62个“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项目已完成57个,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预计可在今年底前建成投运。“十二五”以来,我市水泥熟料产量已从288万吨减少到156(按产能计算)万吨,减少45.83%;平板玻璃已从586万重量箱减少到170万重量箱,减少71%。建成乡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70个。

淘汰落后产能逼着企业想方设法进行技术提升、结构调整,反而提高了行业规模和利润率。同样,保护、治理、修复生态环境的过程,也为很多企业带来了商机。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高裕君分析说,经济新常态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将是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十二五”期间,我市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一是覆盖全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全部建成,其中国控站(点)4个,省控站(点)4个;覆盖沱江流域及其支流的水质自动监测站8个,其中省控站4个,市控站4个;新增了噪声监测点位105个;设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57个。市、区县环境监测站建成,其中6个取得环境监测资质,5个通过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监测项目由717项增加到895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具备地表水109项全指标分析能力;实现全市环境监测水、气、声和土壤全覆盖。二是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将全市行政区域划为四级环境监管网格,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原则,加强了对网格内所有污染源的监管,形成“政府统一组织、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格局。

为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我市还开展了环保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对企业法人进行环保法律知识培训。组织中小生参与环保主题活动,旭川中学“我眼中的低碳生活”和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的“垃圾减量,家庭先行”入选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第七批全国青少年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在自贡电视台开办了《环保视角》栏目,定期、不定期地发送环境保护手机信息;利用“六·五”环境日、法制宣传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和电视、报刊、电台、短信等载体,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科技知识宣传活动,公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得到了增强。

讲述 我的“十二五”

小区前后门都有了公园
讲述人:高新区明珠小区居民余啸
早起晨练,饭后散步像我的规定动作一样,我今年80岁了,晨练、散步坚持了30多年。
我以前住了20多年的自流井区珍珠寺社区绿地少,仅有的珍珠山公园是离家最近的散步地方。要想多走几步路,去彩灯公园和龙凤山公园也很巴适。我每次在龙凤山公园俯瞰自流井老城区,就有一种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水一体、绿地连片的舒心感觉。
我的子女都很孝顺,2007年在高新区买了新房子,就把我接去同住了。自贡的发展越来越快,看身边环境的变化,就像看孩子们的成长一样。我很感慨,身边环境在悄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0年自贡举办省运会之后,全市掀起城乡“添绿”行动。我看到了高新区这边的大型公园、城市绿地越来越多起来了。尤其是2012年南湖公园开园后,白天游人悠闲地赏湖景,傍晚时分,骑车、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春天鸟语花香,秋天树叶金黄,景色变美了,人的心态也感觉变年轻了。
这里环境宜人,我和我们明珠小区的老人些常邀约结伴来南湖公园散步健身。转久了、耍久了,我心生感悟。在雨后、清晨、黄昏,行走在公园内,极目远眺,柔美的光影中,感觉南湖的山水是如此和谐诗意。有许多市民都是带着品味鉴赏的心态在这里驻足流连,而我乐于从山环水绕的造景中读出若干情趣来,那些环境设计很人性化,无论是整体的设计创意还是细微的景观布局,包括山头的起伏角度、公共厕所的小心“安放”,无一不是奇思妙想的结晶。
我对“生态自贡”建设抓的全域绿化生态理念深有体会。我看到南湖公园才修起两三年,新建起的汇东公园又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不说别的,光是这两座公园所处的位置绝对是未来自贡的核心区域,能够在这儿花这么大的心思为市民建造一座生态公园,真的不容易。如今明珠小区的前后门都有了公园,我想到哪里去散步还真的不好选择。
对我来说,多建公园、建好公园,让绿于民、建绿惠民、增绿为民很实惠,让人感到生活好、环境好,将来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镜头  亮点聚焦
小井沟:胜利竣工近在咫尺
作为“再造一个都江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破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瓶颈的“生命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建成后,经荣县双溪水库往自贡市输水,将解决自贡320多万人口和15万亩耕地的供水与灌溉。近日,记者前往小井沟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一路走一路看。
“嘟——嘟——”伴随口哨声和指挥员的比划手势,一辆大卡车翘起尾巴,将大小各异的石块倒在了大坝面上。随后,一台压路机推着一个大轮子,来回碾压着石块。“没下雨,正是施工的好天气,得抓紧干活!”小井沟水利工程库底清理工作现场负责人指着施工时间倒排表向记者介绍,“当前,所有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小井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小井沟水库明年5月1日如期下闸蓄水。”
沿着曲折的施工道路,记者从坝底折返至坝顶观景台,一幅大坝全景照映入眼帘:一辆辆工程机械在库底纵横穿梭,远远看去像一只只玩具车,虽然听不到喧嚣的引擎声,但能感受到大型推土机慢腾腾挪动的“身躯”,压路振动机来来回回的碾压……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目前,该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94%,干渠累计完成总工程量97.3%,移民搬迁安置完成对接1777户、6703人,占目标任务的88.1%和93.4%。小井沟水库库底清理工作涉及荣县留佳、保华、长山、来牟4个镇26个村213个组,需拆迁各类房屋40万平方米。
“移民拆迁是我县的‘一号’工程,我们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视移民为亲人,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荣县县委书记荣全介绍说,荣县将继续坚持“一经常五及时”工作法,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迅速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施工单位等深入库区一线,全力做好清理工作。
时间回溯到2010年12月18日,小井沟水利工程在荣县保华镇红豆树村开工建设。5年过去,如今,小井沟水利工程的胜利竣工近在眼前,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我市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基本解决全市缺水问题。

图说  “十二五”
绿地  改变市民生活方式
如今,从我市上空俯瞰,一条错落有致、斑斓多姿、内涵丰富,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的清晰“生态绿线”,正在城乡大地逶迤铺开。
公园绿地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近年来,我市晨跑人员明显增加。在板仓工业园区的上班族,可以在午休时段去逛逛釜溪河复合绿道。一到傍晚,南湖公园人头攒动,男女老少餐后运动,强身健体。 事实上,不管住在这个城市的哪个区域,总有一处公园供市民选择。
据了解,我市现有8个综合公园,16个专类公园,117个其他类型的公园绿地,“十二五”期间总投入达24.17亿元,新建绿地面积1280公顷,绿地率35.3%,绿化覆盖率达40%。建成区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3平方米,实现了“出门300米就可见绿,出门500米就可以看见公园”的目标。南湖公园、龙湖公园、汇东公园、釜溪河复合绿道、盐都植物园等地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引导农户“四旁”植树 创建生态新农村 全市非林地造林绿化面积达40余万亩

自贡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2.5亿元 生态产业鼓起林农腰包

自贡园林亮相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 体现生态性节约性文化性

编辑:张昊灿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