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它是自贡解放后修建的首座建筑 曾是最耀眼的地标

2017-10-27 22:53 自贡网

0

分享

最近,笔者从自贡收藏界“自贡记忆”群微信中,偶然见到一张“自贡市工人文化宫”老照片,不禁触景生情,勾起对这座曾经风光无限、业已消失的“新自贡第一建筑”的阵阵感怀。

建于1950年12月,占地面积2千多平方米

原自贡市工人文化宫,地处老城中心区的解放路中段(门牌154号),是1949年自贡和平解放后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公共建筑,旨在为广大工人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和大型会议提供服务。1950年12月,市总工会在所购原“互乐影院”的地址上开工建设,1952年8月竣工。工程由市总工会主持并组织各建筑基层工会调配工人修建,占地面积2256平方米,建筑面积1593平方米,总投资5.4万多元。

工程主楼为砖木结构,外墙原浆沟缝清水墙面,内壁为黄色拉毛(弹涂)泥饰面,堂厢三合土地坪。舞台和楼厢为缝木楼板,以楠木作横梁,并列安装两榀柏木尾架。梁下架木格铺设绘图草席天棚,房顶为坡型青瓦屋面。整个建筑宽20米长45.6米,其中,堂厢22米,舞台12米,其后部楼厢8米,为连接堂厢的门厅大楼,而舞台则为化妆室。

自贡市总工会成立纪念章

1974年,对楼厢前沿横梁增设直径15厘米钢管加固支撑,同年7月,利用地下人防隧道冷空气,装置空调设备以供堂厢使用。主楼前临街的东、西两侧,各建有3层砖木结构文化活动附楼1栋,西楼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东楼连接原旧房,建筑面积220平方米。主楼(礼堂)高27.5米,比临街的东、西两侧附楼均高26.02米。主附楼呈“品”字型临街布局,如鹤立鸡群矗立于闹市街区的繁华地带,气势雄壮,分外引人瞩目。

1980年6月,拆除东、西附楼重建,亦对主楼进行了修缮。重建的东、西附楼为现浇框架结构,5楼1底,合计面积2627平方米,连同附属建筑总面积2710平方米。主楼修缮后,门面贴人造大理石及水刷石饰面,侧墙以水泥砂浆及部分水刷石饰面,室内三合土地改为磨石地坪,墙壁喷涂黄色水泥砂浆,天棚换装染色穿孔纤维板,门窗亦油漆一新。

见证城市发展,曾是自贡最耀眼的地标

自贡是一座老工业城市,盐业产业工人是这座城市的主心骨。因此,1949年12月自贡和平解放的当月,就成立起了“自贡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0年10月,全市共建立5个直属工会,7个地区工会,308个支会,发展会员19091人,占全市工人总数的75%;1951年自贡市总工会正式成立,为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于1952建在市中心区建成了这座令盐都儿女深为自豪的“工人之家”。

当年市工人文化宫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在其后的岁月里在千年盐都广大民众的心中矗立起了一座文化高地与精神丰碑。

2000年以前,自贡市的许多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以及全市性的各种职工文艺汇演、培训与书画、摄影展览等,多是在此举行。可以说,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自贡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不同阶段的许多重要事件,并与新自贡历史发展如影随形,深入人心。其当年临街的东、西附楼底层橱窗中所设有“化工城画廊”“釜溪画廊”等,以及在此开展的各种职工文化文艺演出、培训讲座,是全市职工文化艺术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令周边城市羡慕不已。特别是解放初期,由盐业工人余远辉创作,市总工会选送的国画“盐场一角”入选全国第一届职工业余美术展(1952年)荣获二等奖并入编画册;由工会干部曾伯言创作并表演的方言诗《挂黑牌》及曾伯言作词、彭季成作曲的歌曲《小会计》等作品,生动鲜活,脍炙人口,风靡一时,传为美谈。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这座雄伟典雅的“文化宫”都是自贡老城区中最显著的建筑和最耀眼的地标,且一直有自贡“春熙路”之称——其向东延伸与八店街、三圣桥、兴隆街连成一线,构成了市中心区的主街,也是自贡最繁华的闹市区。除了一家接一家的商业店铺(其中最有名的是“及时钟表眼镜行”和“普鲁花园(茶馆”)外,这一条东西向的主街,还是寺庙和会馆最集中的区域:东有位于沙湾、扼釜溪河道的王爷庙及隔龙峰山(龙凤山)而相峙的陕西庙(西秦会馆)、“华北食堂”以及高氏图书馆;西有井神庙,中有恒侯宫(张爷庙)、贵州庙、“宝成相馆”“釜溪理发店”江西庙、湖广庙(抗战后改建成“胜利电影院”、商业俱乐部)恒福当、玉皇庙(在今自贡一中处)、基督教福音堂等,每一个古迹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或一则传奇。

这条街上还曾集中了兴华、益文、群益、新川、十月等书店;正街石塔上则是集中了石印店、装裱店和照相馆等行业的“文化一条街”。与正街和新街紧邻的后山坡、马房街、桐梓岰、六合居等背街小巷,则分布着许多建筑独特的居民院落,还有昌平小学、育英小学和树德幼稚园等。这条老街是当时自流井乃至自贡市的中心,最有人气,尤为热闹。每逢春节过年,则全街张灯结彩,一拨一拨的龙灯狮灯,应和着“过街锣鼓”闹热的乐声不绝于耳,洋溢着节日气氛,欢乐了市民,也吸引着远近赶来的观光者,而地处釜溪河上游的贡井人到自流井,则用一句颇具“盐味”的土话来说:“下河去耍”“到河底下去”。

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推进,这座见证了自贡解放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地标建筑,在2000年6月29日下午3时,伴着一句“起爆”声的下达令而不复存在,而这座建筑及其光荣的历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而载入史册。曾上游/文

编辑:周童天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