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盐史花露》读后感

2017-12-01 17:28 自贡网

0

分享

素有“千年盐都”之称的四川自贡有着大量从事盐业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文化人士,已构成盐学群体现象,其中较有特色和成就者,如宋良曦(已故)、钟长永、曾凡英的盐业研究,程龙刚、邓军的盐道考察,陈星生的盐物收藏,陈茂君的盐俗散记,曾新的盐史整理,邱昌新的盐场轶事,王锐的盐商小说,赵应的盐帮故事,辜义陶的盐诗创作,曹念、陆坚的盐画作品等等,他们为弘扬传承自贡盐业文化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其中之一的曾新先生,他的生命与才学已和盐史融为一体,自有缘结识曾老师以来,深为其矢志不移,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染,近十余年间,他厚积薄发,笔耕不辍,推出大量故乡散文与文史作品,编纂完成系列书刊:《大公井》《盐与贡井》《贡井文史》《贡井人杰》《贡井盐史文集》《贡井区志》《贡井年鉴》,可谓对当代贡井文化进行了一番全方面的解读梳理。

不久前,曾新先生将其数年盐史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贡井盐业百科全书式的《盐史花露》,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今得阅有感而记如下。

正如作者在扉页题签“以井盐文化视角来扫描的悠久的贡井盐场之历史”所言,该书第一部分“盐史”即为《贡井盐场史话》,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分为历史溯源、所有制类型、盐工、生产、储运、销售、盐税、缉私、经营管理、井 灶 枧 号 垣、盐运古道、古街古巷、盐商大宅 民居院落、祠堂 会馆 寺庙、特殊建筑、帮会 民俗、文化 教育共十七个篇章,完整展现出近代历史上有“富荣西场”之称的贡井盐史体系,堪称贡井盐业的百科全书,弥补了自贡盐文化研究的一处空白,也为其他人士从事贡井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该书的第二部分“盐论”收录了曾新四篇涉及盐业的文论,包括张家花园、富荣西场盐道、民间文学与自贡盐文化等,其从建筑学角度研究张家花园,有助认识近代自贡地区颇有特色的民国建筑群的形成及特点;富荣西场古道篇是作者实地考察访问,综合资料整理而完成的盐道研究成果,观察非常详细,并提出“旭釜”梯级盐运水运概念,可丰富川盐古道深入研究;民间文学与自贡盐文化篇充分体现出曾新的民俗学视野,他从故事卷和歌谣卷入手分析,认为民间文学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盐场生产现场和劳作人们的历史情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该书最后部分为“盐韵”,有七篇精美扎实的贡井盐场人物及文史掌故文章,标题凝练,如《三代修成 问鼎盐场》《积而能散 富而能仁》,兼具典雅,如《八里秦淮的历史嬗变》《牛 富荣盐场的功臣》,其中详尽记述了胡慎怡、余述怀、黄学周等贡井盐场大亨的经营历史与社会贡献,专述盐工队再现了贡井盐工们的不凡行识,令人称叹。

《盐史花露》与曾新先生之前推出的《漫步西城》《热爱生命》文集相比,内容着重于乡邦文化盐业方面的研究,较为厚重,加之作者系散文名家,故而文笔流畅,且文史结合,诸篇堪称美文佳作,若能辅以插图,则更为立体呈现。一册在手,宛如步入纸上贡井老茶馆,徜徉其间,既受历史教益,又增乡情暖意,不愧为近年又一部盐史力作。

编辑:周童天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