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民办“名校”纷纷抢滩 自贡公办学校生存空间在哪?

2018-04-18 19:27 自贡网

0

分享

已投入使用的自贡成都外国语学校在今年接连举行“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和孩子感受“脉系成外,普德润才”的办学理念;嘉祥集团投入总计5000万元的定向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就读自贡市嘉祥外国语学校的优秀学子;衡水第一中学川南分校以最高年薪50万聘请全国教育精英,从2000名应聘教师中选拔了8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首届教师团队……

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当前,随着民办教育“名校”抢滩自贡,自贡原有的教育生态环境已被打破,全新格局产生。市民对于公办教育有哪些困惑与期待?记者从市教育体育局获悉,我市今年将新建或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所,做优做精4所省一级示范高中,建好建强3所省二级示范高中,新增加义务教育段学位供给14820个。

公办学校面临新的竞争

现状:部分教师“加盟”民办学校

2016年底,记者在我市某民办学校公开招聘会现场采访时注意到,不少平常在公办学校“眼熟”的中青年教师同场竞技,参与招聘方组织的笔试、面试和试讲环节。

据记者走访,在我市已经投入使用的民办学校里,有来自我市公办学校中小学的教师加盟,大多拥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其中还有原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由于民办学校在硬件环境、奖学金设置上比公办学校“高出一筹”,各公办学校也担忧“优质生源”倒向民办学校。

家长:考虑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

家住凯悦星城的宋女士,其孩子6月初中毕业,目前考虑在自贡读高中,但在选择公办还是民办学校上却纠结起来。“关注了我市3所民办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现民办学校硬件好,教师团队精良,课程设置多元,后勤服务贴心,课余生活精彩。”为此,宋女士和家人偏向于将孩子送到“家门口”的民办学校。

对于义务教育段的家长来说,公办学校推行“划片招生”,“如果想进好的公办学校需要花巨资置办一套学区房,远不如进入民办学校来得划算。”我市一名小学生家长谈道。

公校:正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从2016年9月来到蜀光中学开始,校长蒯晓牛就意识到在自贡教育环境愈发激烈的当下,改变可能会失败,但再不做出改变就一定会失去未来。“就算我们倒下,也要让我们的对手脱帽致敬。”这是蒯晓牛在上任蜀光中学校长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说的一句话。

“蜀光中学迎难而上,积极改进,通过一系列举措,全方位、系统性提高了办学水平。”蜀光中学校长蒯晓牛介绍道,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等老带新帮扶政策,让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全面了解蜀光中学现状;开展“学生社团”“全校远足”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压力,身心平衡发展;设立总额高达300余万元的王氏爵玎奖学金等12项奖学金,帮助优秀、困难学生增加学习热情。

对于学校未来的谋划,蒯晓牛心中早已有了一套方案:要实现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成为省内一流,设施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成为川内名校。

“让学生享受公办学校的收费,民办学校的管理。”在应对民办学校竞争上,我市第二十八中学校校长王自锋已经有了思考,并正在付诸实践,“向民办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加强教研教改,积极备课,全面提升质量;加强素质教育,提升育人品质,形成办学特色。”

大班额”需要“消肿”

问题: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我市城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刘阳(化名)说,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尽管自己举手想回答问题,但很难有机会。但刘阳的语文老师王老师也有苦衷,一节课只可能让10多位同学参与讨论发言,一个班级60多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确实很难。

“孩子班上有60多名同学,大家紧挨在一起非常‘亲密’,前后桌的距离刚好一个座椅大,坐下后几乎无法活动。”我市城区一所学校家长告诉记者,因为教室里面太挤,一部分学生离黑板要么太远,要么太近。“由于班上人数多,坐在后排的学生因为老师照顾不到,上课做小动作就在所难免,课堂纪律难以维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多,尤其到了冬季,加上教室里的窗户不能经常打开通风,致使室内空气混浊,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有学生家长表示,之所以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名气较大的学校,甘心忍受“大班额”的拥挤,就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师资好,升学率高。

对策:巧用加减法求解难题

记者从市教育体育局了解到,我市近年来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化解大班额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不少中小学依然存在56人以上大班额、66人以上超大班额。大班额化解还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顺利完成2018年底前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前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任务。

解决“大班额”问题,就像师生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的一张“考卷”。如何将这张“考卷”答好?我市正用智慧做加减法,求解难题。

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镇,如何保障学生入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做智慧“加法”。2018年全市将新建或迁建义务段学校5所(其中民办学校一所),改扩建10所,总投资约12.98亿元,建设面积约26.64万平方米,可以新增加义务教育段学位供给14820个,可减少近300个大班额。

消除“大班额”也得做“减法”。我市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坚持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合理确定学校招生范围,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严禁新产生56人以上大班额。对学校存量大班额,按消除大班额规划进度,采取校内分班办法化解,实行逐校销号管理。

与此同时,“全市推开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机制逐步推动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市教育体育局基教科科长蔡平常说道。

实施自贡教育“351”发展愿景

加大公办学校硬件改善

18日中午,记者从市区出发沿着龙汇街南延线来到与305省道的交叉点。景苑小区安置房旁,一片开阔项目施工现场正热火朝天,市级重大项目——高新区汇南实验学校建设项目正在推进。“目前完成场内土方转运4万立方米,剩余20万方预计在本月内完成。”市教育体育局计财科科长刘安勇说道。据了解,汇南实验学校总占地面积124.1亩,建筑面积53720平方米,建成后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为90个班,其中小学60个班,初中30个班,能接纳4200名学生。

“我们立足老工业城市办教育的实际和特点,主动融入自贡转型升级与振兴发展大局,着眼当前和长远,对自贡教育发展进行再审视、再研判、再谋划,确定了‘三年实现教育生态明显好转,五年教育形象发生根本变化,十年重新回到全省前列’的自贡教育‘351’发展愿景。”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周耘掷地有声地说道。

“公办和民办学校如同手心手背,也是一个枝头开的两朵花,需要齐头并进、共享发展,因此,从教育部门来说,对公办、民办学校都要重视。”周耘表示,将不放松对公办教育的支持,继续加大对公办学校硬件改善的投入,继续加强对公办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考核力度。“今后公立学校要逐步实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赋予校长治校更多的自主权,增强学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能力。”

目前,我市正推进自贡一中、富顺二中等普通高中改扩建工作,贡井区小学改造提升工程,今年将完成9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改造。同时,加强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在7所基地学校试点实施青少年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发现并锁定培养一批优生苗子;深入实施“1+7”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在今年培育100名乡村全科教师,培育130名市级教坛新秀、青年递进人才,培育60名市级骨干教师,256名“名教师、名校长、名教研员、名班主任”;做优做精4所省一级示范高中,建好建强3所省二级示范高中,力争新创1所省二级示范高中,提高一本高校上线率;重点培育自贡市江姐中学等5—8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沿滩二小等8至10所美育特色项目学校,贡井兴建小学等28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在100所学校开展“家、校、社”共育试点,积极筹办“中国家长节”。(记者 陈凡逸)

编辑:周童天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