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 黄鸿 摄影 何山)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文化和遗产保护意识,9日上午,我市在春华广场举办了以“新时代、新传承、新生活”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活动通过图文展、摄影展、技艺展示、民俗展演的形式,为市民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形成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良好氛围。
当天,虽然盐都气温炎热,但挡不住市民的热情。活动尚未开始,不少市民就来到现场参观图文展和摄影展,“非遗”美食产品展销台前围满前来购物的市民,富顺豆花、太源井晒醋、火边子牛肉、牛佛烘肘成为炙手可热的货品,不少市民都满载而归。
富顺 童寺唢呐
贡井 五宝草靶龙
《变脸吐火》
《变脸吐火》
随着富顺高桌狮灯的登台,“非遗”及民俗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富顺童寺唢呐、贡井五宝草靶龙、沿滩柳棍、沿滩黄市牛儿灯、自贡盐场号子等悉数登场,让现场市民大饱眼福,不时传来阵阵掌声。资阳河川剧艺术《变脸吐火》更是掀起全场高潮,随着演出人员不断变化的脸谱,市民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
玻璃吹塑
玻璃吹塑
另一边,“非遗”项目技艺展示正在进行,在玻璃吹塑技艺前,不少市民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将这一精湛技艺分享到朋友圈。在自贡扎染展示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晓平正在教授市民制作扎染丝绢。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扎染丝绢,参与制作的小朋友乐开了花,不停向长辈“炫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晓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晓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晓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晓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晓平
据张晓平介绍,自贡扎染被誉为“小三绝”之一,是汉族扎染的活态传承,在自贡通俗叫法为“捏蛾儿花”,“自贡童谣中,斗虫虫,咬手手,蛾儿,蛾儿飞,其实说的就是蝴蝶,形态优美,以此形容扎染非常贴切。”
张晓平介绍,自贡扎染工艺分为五大类,拥有一百余种技法,以线条为主,做工精细,色彩丰富,韵味十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历年的参展中,曾荣获“天马金奖”“国际博览会银奖”等四十余项大奖,并先后在美国、俄罗斯、保加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张晓平说,自己作为第四代自贡扎染传承人,目前正致力于将扎染技艺进行推广普及,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形式,发扬和传承扎染技艺。“此次活动非常好,让大家再次亲近了自贡的非遗技艺,通过作品展示和参与创作,有助于在市民中形成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良好氛围。”
编辑:张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