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荣县复兴乡荣氏宗祠小记

2018-07-20 20:55 自贡网

0

分享

在荣县西北边陲有一个乡叫复兴乡(清光绪《荣县志》称夏头镇),从复兴乡往北一公里多,有一个村叫五根树村,这个村有一个建筑叫荣氏祠。

据复兴乡一位耄耋老人朱安贵介绍,荣氏祠就是荣氏宗祠,是前清时期当地的一个大户——荣姓族人修建的青砖黛瓦四合大院。荣氏宗祠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正殿高大气派,殿内供奉堂神、财神、土地等菩萨和荣氏祖宗牌位;两边厢房主要供荣家佃户居住,下厅有一个戏台子和两个槽门(古时凡有“双槽门”的均为望族大户),槽门口有一对口含宝珠的石狮子(据说十多年前被一个商人花一万多元买走了)。

荣氏宗祠建造十分讲究,砌墙的青砖是请当时的书法大家在砖坯上写好“荣氏宗祠”四字,然后或阴刻或阳刻或横排或竖排做成半成品,再放到窑中烧制而成的(如图)。

清朝时,荣氏祠同万灵寺、新祠堂(范氏宗祠)是复兴乡最有名的胜景,气势雄伟、建筑精美,远近闻名。范、荣、张是当地大姓,三姓亲如一家,曾有“三姓不开亲”的族规。到民国时,推行“新县制”,荣氏族人主动将宗祠捐献给政府办起了男、女学生混读的国立小学,取名为“荣家祠小学”。朱安贵老人曾在这里读过书,他还记得当时的一个老师叫范廉权。学生和老师都住校。1952年,为扩大办学规模,人民政府将该小学迁到一公里多外的复兴场口,取名“荣县复兴小学”一直办学至今。

学校迁走后,人民政府将该祠的房屋分给了当地的贫农、雇农居住,后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笔者走访时,荣氏宗祠已荡然无存,仅能从当地居民砌作院墙的砖块中偶尔发现刻有“荣氏宗祠”字样的青砖。

《史记·周本纪》载,荣氏祖先与西周时的姬姓同宗,周武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古地名),因以为姓氏。据《名胜志》载,周荣公佐武王(姬昌)有天下,名在十臣列,锡(赏赐)土于此(荣邑)。周励王时,荣公后裔荣夷公入为卿士(《史记·周本纪》云:“励王……以荣公为卿士,用事”)。据《荣县志》载,在荣县城南十里有荣夷公墓。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荣氏祖先便在荣邑繁衍生息了。据了解,荣氏祠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损毁的。更遗憾的是,复兴乡荣氏族谱早已失传,这一族是否为荣公后裔已无从考证。但荣氏宗祠背后的历史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荣氏族人为家乡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传承。吴岷钟

编辑:张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