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社会力量可补文保“短板”

2018-11-04 18:49 自贡网

0

分享

□ 邱 林

自贡的确是硅化木富地,继1983年大安区凉水井发现长山岭硅化木、2007年大安区大山埔镇发现大山硅化木后,现在富顺县又在永年镇挖掘出永年硅化木。这些硅化木的发现和挖掘,对研究中侏罗纪时期自贡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环境以及与恐龙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研究自贡地区的地壳变动,都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因而有人把这种记录沧桑变化的大型硅化木,称作“大自然的纪念碑”。

不过,永年硅化木的挖掘,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当地一些热心人士的保护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让这些硅化木“重见天日”,到了它们应该去的地方。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唤起自贡人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和对城市文明的自觉传承。透过相关的人和事,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文物背后的非凡“身世”,同时,也让大家了解到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重视与保护文化早已是社会共识,但如何保护却值得思量。根据2014年自贡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404处,其中井盐历史文化遗迹近1200处,多数为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记在册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更是难以计数。

不管是已记载的,还是未记载的这些历史文物,都是自贡最值得珍重的文化遗存,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这些文物还是文化交流的“天然使者”,有利于进一步坚定自贡人的文化自信。

尽管近年来我市在保护文物上做了大量工作,而现实是文物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状况较差,文物年久失修;一些地方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不够,堪称杯水车薪,很难达到保护与修复文物的目的等等。

文物保护情况复杂,仅靠文物保护部门难免力有不逮,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方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些文化遗存。一些城市动员市民保护文物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厦门市思明区大胆探索,推出了“文物守护认领”模式。该活动从2016年10月发起,将思明区内199处未定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点开放,让社会认领保护,已有近350人参与了这项行动。

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文物,也通过讲好文物故事,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物都是未定等级的,也恰恰是文物部门保护工作相对薄弱的地方,是文保“短板”,社会力量则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文物保护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发动社会力量来参与文物保护,让每一个市民都参与进来,不仅可以增强文物保护的力量,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形成共振,也能更好地讲好自贡故事。共生共融共享,这不也正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吗?

当然,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热爱与热情,但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文物保护部门始终要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使文化真正活起来,也让文化真正滋养市民的生活,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

编辑:范秦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