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许 来
近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当怪物来敲门》这部电影。它改编自英国作家派崔克·奈斯的小说《恶魔呼唤》。电影讲述了被成长伤痛笼罩的少年康纳在“树人怪物”的奇妙感召下,战胜梦魇与伤痛,直面人生生死离别的成长故事。
电影中,“树人怪物”出现在了康纳的世界里,虽然恐怖,但却给康纳讲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善良的王子因为爱人的死去反抗巫师后母而勇夺王位的故事;第二个故事,牧师为了自己的女儿放弃信仰的故事;第三个故事,隐形人绝地反击的故事。
“树人怪物”说,真实世界里不会一直有好人,也不会只有坏人,大部分人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实,王子的爱人是王子为了夺回王位计划杀死的,巫师后母才是被冤枉的那个人;而牧师为了救治女儿放弃了信念,殊不知信念是治愈的一半,对即将来临的未来的美好信念才是真正宝贵的救赎品;隐形人为了对抗那个忽视了自己的世界用尽全力去摧毁,而摧毁者就是康纳本人。
作为一个孩子,康纳必须面对成长中的生离死别,其中最核心的是要面对即将离世的母亲。母亲病重,不得已只能与儿子康纳分离,前来照料的外婆性格固执,康纳与之相处得并不愉快。此外,康纳还要忍受学校老师夸张的同情以及同学无休止的欺负。至于康纳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康纳母子,生活在他乡。
内敛聪明的康纳过早地看清世界的本来模样,每天挣扎在真实和谎言的拉锯战里,这让他无所适从。但真相是残忍的,如何面对真相是个永恒的难题。为什么王子是杀人凶手却受到子民的爱戴?为什么牧师放弃了信念,而拥有坏脾气的制药师却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什么隐形人被大家看到以后反而感到更加孤独?“树人怪物”说,因为人类是复杂的动物,人们相信美丽的谎言,但也对残酷的真实一清二楚。
“树人怪物”讲完了三个故事,要求康纳自己说出第四个故事。
康纳很清楚妈妈是无法拯救的,却又不甘于承认。“树人怪物”是康纳内心的呈现,他想拯救自己,也想被救赎;同时他又害怕因承认他想放手、想让妈妈死去的想法而需要面对真实的自己。“树人怪物”向康纳大吼并逼他说出真相,说出康纳放手看着妈妈坠入无底深渊的噩梦,让他承认自己的内心并坦然接受它,而康纳却宁愿去死也不开口说出真相。因为面对事实并不是容易的,直到你强大到足够接受它,才有勇气承认它。
这部电影,无论是故事,还是内容,都可谓老生常谈,但看着看着,依然会从电影中恰到好处的找寻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因为它关乎爱,关乎人性,关乎内心深处的自我。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小孩:他们并不是懵懂无知的,事实上,他们不仅有能力去明白世间万物的苦难,并且也能够尝试去理解和包容这些苦难。故事的结尾,康纳终于正视了自己,他放下沉重的外壳拥抱了自己的妈妈,痛快地说出了“妈妈,我不想让你走”,抱着妈妈沉沉地睡下了。
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感受到,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一定是基于爱和人性的善良、正直、真诚和勇敢。看到电影的结尾处,我想起了两年前离去的亲人。那时,尽管我对自己说,这是自然规律,应该坦然接受,却还是止不住放声哭泣。面对那样的现实,充满了深深的无助感,甚至是绝望感。或许,时间本柔软,打算给予人们安慰,使人渐渐淡忘苦痛,归于平静,但生活总会适时以一种较为残忍的方式让人再次警醒,体会成长的味道,遇见更勇敢的自己。
这部电影,康纳的外婆亦给予了我深刻的印象。她知道自己和康纳相处得不融洽,就在康纳的母亲即将离去的时候,她对康纳说:尽管我们性格不同,彼此难以理解,但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深深地爱着你的妈妈。最终,康纳主动和外婆拥抱在了一起,泪湿眼眶。或许,康纳此前看到的一幕,已然懂得外婆的爱是深沉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深夜里,外婆独自观看女儿和外孙小时候画画的视频,忍不住抽泣,康纳目睹了这一幕,想必有所悟。爱,终究让人学会了宽容。幸福的日子,当日不觉,往后看来,亦显得那么普通。
这部电影,也关乎爱情,即使分量不大。康纳问爸爸,为什么离开妈妈?他告诉康纳,其实他一直都爱着康纳的妈妈,只是有时候爱不是万能的,这就是生活,要学会接受它。是的,爱情真是一道难题,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没有在一起。长大以后的康纳或许会对爱情有新的认知,因为父亲的经历告诉他:爱情也需要用实力去保护才可能长久,而不仅仅是激情。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生于2002年的英国演员刘易斯·麦克杜格尔。在拍摄这部电影的前一年,他的母亲因多发性硬化症去世。当12岁的麦克杜格尔拍摄这部电影时,失去至亲的痛楚还在他心中清晰可见,也为他非常高质量完成表演奠定了现实的情感基础。他的表演,证明了悲伤中所包含的无法排解的愤怒,也传达出世上并不存在某种单一的正确方式去表达失去至亲的心痛。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编辑:范秦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