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自贡“五老”志愿者黄才义的12年坚守

2019-04-12 21:49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讯(记者 缪静)2019年春季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周五下午,贡井区章佳乡凤凰新街一间不起眼的门面房,陆陆续续迎来了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学生们把书包一放,在本子上签到后,便安静地各干各的去了,做作业、下棋、看课外书……这里是孩子们共同的“家”——“朝阳留守儿童之家”。“朝阳留守儿童之家”由72岁的“五老”志愿者黄才义无偿提供房屋,并与其他“五老”志愿者一起建立起来的。“朝阳留守儿童之家”至今已走过12个年头,共计接待留守学生和少年儿童2万余人次。

学生溺亡留隐痛——

他收回出租房建留守儿童之家

“少年儿童好比朝阳,我们‘五老’志愿者好比夕阳。朝阳映夕阳,夕阳抚朝阳,大手牵小手,老少携手,共筑和谐……”坐在记者对面,精神矍铄的黄才义老人诉说起建立“朝阳留守儿童之家”的初心。

那是在12年前的夏天,发生在章佳场附近竹林里的一件意外事故,深深触痛了黄才义的心。

章佳乡场太小,能供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很少。章佳学校附近有一片竹林,竹林里有一个岩洞,下面是一口水深3米多的堰塘。在酷暑难耐的伏天里,孩子们喜欢聚集在竹林下阴凉的堰塘边打扑克。有一天,一名12岁的学生在此玩耍时,不慎落水身亡。随即,竹林里的活动场地被封锁了。街上的网吧和游戏厅在黄才义等“五老”志愿者的监督下,也因没有生意而关门。学生们放学后怎样安排?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黄才义下定决心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读书学习的场所。当时,恰逢市、区关工委和团市委号召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但乡政府和学校的房屋都很紧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屋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黄才义自作主张将自己在章佳场农贸市场黄金地段、年租金3600元的两间店面收回,用来建立“朝阳留守儿童之家”。当其爱人和子女听说他要把店面收回来,免费给孩子们建活动场地时,很不理解,都坚决反对。

为了说服家人支持自己,黄才义把4个子女叫来,开了一个家庭会。黄才义语重心长地对子女们袒露心扉:“我退休后,从事关工委工作,做的是好事、善事,是积德的事。被我资助过的留守学生和家长,给我送来花生、包谷、桃梅李果、鸡鸭蛋等土特产表示谢意,你们出去,人们笑脸相迎,热诚招呼,这说明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赢得了人心。至于那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老父亲的心声打动了身为共产党员的三女儿,老三首先在会上表态支持父亲的决定。最终,黄才义的爱人和其他子女都被说服。

房子的事情解决后,黄才义向朋友借了5000块钱,购置了桌凳、木头书架、饮水机、消毒柜等,同时争取到了团市委资助留守儿童之家的配套资金1.2万元。黄才义将室内进行了粉刷,重新安装了电源线路,购置了彩电和文体用具,“朝阳留守儿童之家”就这样建成了。

屡碰钉子不言弃——

他厚着脸皮组建“五老管家队”

活动场所有了,“五老”志愿者轮流到留守儿童之家值班,并制定了管理运行实施细则,还不定期地组织家长、监护人进行培训和座谈。到现在,这个大家庭有了13位由“五老”志愿者担任的“家长”,人称“13个傻老头”。他们分为4个组,每周五下午轮流为孩子们服务。13位“家长”把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当成自己的“责任田”,辛苦耕耘,让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说起“五老”志愿者队伍的组建,黄才义感慨万千。章佳乡地处偏远,当时,从乡政府机关退休的7个人中,只有他一人居住在章佳乡,其他的都住进了城,退休教师居住在本地的也不多。黄才义逐个拜访居住在章佳乡的老同志,进行宣传动员。

“我厚起脸皮,碰了不少钉子!”黄才义回忆,当年组建队伍可真够难的,有的借口身体不行,有的说家务繁忙,有的说退休了不想管闲事。尽管如此,通过黄才义的耐心劝说和动员,最终有6名退休教师和一名从信用社退休的干部加入了这个队伍,后来扩大到13人。在这期间,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凝聚力,黄才义经常自筹经费,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到各地参观学习等。

黄才义的一翻苦心,得到了回应,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关工委的工作中。12年间,黄老和“五老”志愿者们的备课笔记做了几大本。为搞好每一次活动,他们常常熬到深夜制定方案或制作道具。不仅如此,每个“五老”志愿者还对口帮扶4名留守学生,对他们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在学习上进行辅导,让他们的父母在外安心打工。每学期,老人们还自己掏钱为孩子们购买学习体育用品,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还会给予现金资助。2010年,黄才义个人出资2500元,为每一个学生购买了一台英语复读机。

12年来,黄才义和他的“朝阳留守儿童之家”,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孩子,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受到“有人爱、有人护、有人帮”。到现在,被“五老”志愿者们对口帮扶过的留守学生已达400余人,其中,有的学生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竭力护“苗”助成长——

他用爱心抚平孩子的创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黄才义老人充分发挥余热,热心担负起社会教育责任,甘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乡亲。在他的努力下,留守学生像初升的朝阳,茁壮成长。

“要是哪一天哪一个孩子没有来留守儿童之家,我们心里就不踏实、不安稳。”12年的坚守,让黄才义和“五老”志愿者们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有一次,黄才义发现正在上初二的女学生杨璨秋放学后没来签到。他便和另外一名志愿者梁光海一同前往杨家进行家访。原来,女孩的父母离婚后,其父亲在社会上鬼混,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喝醉了,就拿女儿出气,对其进行打骂。听杨璨秋的奶奶讲,那一阵,杨璨秋一放学回家,就躲到楼上的房间里不出来,性格变得内向、忧郁。因为家变和父亲的无端打骂,孩子内心受到很大打击,总感觉在外面抬不起头。黄才义和梁光海一边开导孩子,一边联系学校班主任一同帮助孩子。同时,黄才义联系社区,对杨璨秋的父亲进行帮教。不久后,杨璨秋的父亲在大家的劝说下,重振精神,将主要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

杨璨秋跟着奶奶,生活终归平静了下来。黄才义和梁光海每周五都会主动请她到留守儿童之家与同学们一起娱乐。初中毕业后,杨璨秋外出打工,生活能够自食其力。“要不是你们帮助我的儿子和孙女,他们早就毁了!” 直到现在,杨璨秋的奶奶见到黄才义他们,依然会心存感激地说上这么一句话。

自找苦吃、苦中求乐、乐在其中——黄才义用三个苦乐相伴的词语形容自己退休后为之努力的朝阳事业。12年来,在帮扶留守儿童的路上,尽管遇到过许多难题,但他都无怨无悔,每当看到自己帮助过的学生有所进步,他就愈发感到自己晚年做的这件事是值得的。他带着真挚的感情投入其中,活在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里,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12年来,他捐赠给贫困群众、孤儿和学生的资金有上万元。他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黄才义获得四川省“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

编辑:范秦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