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我与共和国同龄】杨家兴:见证农村文化生活之变

2019-08-14 23:18 自贡网

0

分享

休闲健身有文化广场,头脑“充电”有农家书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活动设施从简陋到齐全,文化活动阵地从无到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了更为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连吃饱穿暖都成为一种奢望,根本谈不上农村文化生活。”与祖国同龄的杨家兴扎根基层几十年来,亲历并见证了农村文化生活从单一到多彩,从封闭到开放,从小群体发展到大众文化供给的变化。

露天电影成精神食粮

杨家兴是土生土长的沿滩区黄市镇人。1973年从部队退役后,进入了沿滩区文化馆工作,主要从事创作,写革命故事,到农村宣讲。

“那个年代,文化生活极其匮乏,村民们成天忙生产,生活枯燥乏味,村里的‘小喇叭’成为了唯一的娱乐方式。” 杨家兴说道,因为成天播放“农业学大寨”等内容,久而久之,大家都听得生厌。“那个时候,听故事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消遣方式,每个组都还有一名故事员,在农闲时专门给大家讲一些革命故事。”

后来,露天电影开始在农村普及,每个人民公社成立了电影队,并在各个村轮流免费播放。在缺少文化生活的年代,露天电影则成为最主要的精神食粮。电影队由放映员、发电员、宣传员组成。杨家兴担任黄市人民公社电影队队长兼放映员。他至今都还清楚地记得,播放的首场电影《侦察兵》,吸引了三四千人前来观看,场面相当壮观。“之前,沿滩区仅有一个区级电影队,村民看电影就如‘打牙祭’,一两年才能看得到一场。”

“露天电影先放哪个村,后放哪个村,播放什么片子,都是电影队说了算。”杨家兴说道,因此,电影队每次到村里放电影,都被奉若上宾,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其他村都要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了一种“时髦”。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露天电影都处于鼎盛时期。

电影院广受村民青睐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入上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制度解体,改称为乡镇政府。此时,露天电影不再被热捧,电影院开始进入老百姓的视野,杨家兴成为了黄市镇文化站站长,并兼任黄市电影院的经理。

“比起露天电影,电影院要上几个档次,大荧幕,舒适的座椅,完全就是一种享受。”杨家兴说,5分钱一张的电影院,场场爆满,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高峰时期,一天放了6场电影,直到深夜才结束,创下了历史纪录。”

在那个时期,近千个座位的电影院都完全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哪怕有钱还都不一定买得到票。甚至还催生出了“黄牛党”,转手卖1毛钱的票,都还有人愿意购买。而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相比,八十年代的电影内容更为丰富,都是一些故事片。比如《三打白骨精》《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村开始出现了“万元户”,个别富裕的家庭开始购买了电视。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得托关系才能买到。

娱乐方式从单一到多彩

文化生活的变迁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家的物质生活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化生活进入了活跃期,从单调沉闷变得丰富多样。”杨家兴说道,并相继出现了歌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如今,家庭影院、电脑、手机都为大家带来了娱乐便利。

对于新中国的发展,杨家兴感概万千。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成天为吃饭穿衣发愁,压根儿就没有文化生活,唯一的娱乐就是“吹响响儿”,这是一种用竹子自制出来的口哨。现在,家门口修建起了文化广场,安装有健身器材,还建起了农家书屋,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

“想当初,我刚担任文化站站长那会儿,除了有一块牌子外,啥都没有。后来,还是租了一间办公室,大约有100平方米,工作也很简单,就是组织人员到各村去演出,但设备、道具、服装都很简陋。”杨家兴直言,现在的黄市镇文化站简直是天壤之别,非常气派,排练室、化妆室一应俱全,有上千平方米,人气非常旺。

退休后的杨家兴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读书、写诗、搞创作。他说,其实,文化生活红火的背后,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自信,更是新农村的文化自觉。

(记者 卜一珊 摄影 罗祥瑞)

编辑:范秦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