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家乡“献新”民俗

2019-12-23 20:10 自贡网

0

分享

□ 王明亮

都说农村人淳厚本分,记情记恩,乡下的奶奶外婆慈祥,姑姑妈妈纯善,这从我记忆中的稻谷翻黄“献新”民俗,可以感受到铭刻灵魂的印象。老家沿滩地区的民俗习惯,跟盐运劳工和山林农产息息相关,体现勤勉报恩纯挚久远。

每年稻谷初熟,村民要以新米饭敬献天地祖宗,即“献新”。献新无需张罗,时节一到,家家户户自然而为,灶房内外早早忙开。奶奶统帅灶房,锅台、筲箕、甑子、菜板等洗刷干净,将精心存好的老米淘好。妈妈去稻田摘几串梭边黄(开始转青泛黄)稻穗,姑姑到菜地摘茄子、豇豆。刚摘回的“新谷雕雕”剥开,泛着淡青色的新米同老米一起下锅,煮开沥米,蒸甑子新米饭。带蒂的茄子(当敬神的“刀头”)和不摘断的长豇豆,下锅清蒸,体现诚心、干净、长久。顷刻,农家大院弥漫开新米菜的袅袅清香。

饭菜蒸好,满满舀一品碗新米饭,饭中插一大把筷子,供众多神仙老人用筷尝新吃饭。清蒸新茄子、长豇豆分别盛在白瓷碗里。新米饭菜放在案板或高凳上,恭恭敬敬地摆放于家门口,正对稻田和蓝天白云。老人带头、晚辈紧跟向天鞠躬祭拜,感谢天老爷为人间送来雨露阳光、五谷丰登,又向地神跪拜,感谢风调雨顺,家家平安。接着焚香化纸,祭献天地祖宗。

献新斋祭后,先舀第一碗饭喂狗。相传谷种是狗逃难从大海那边狗尾巴毛上夹带来的,人类要感谢狗送谷子到世上的大功劳。再抓一撮新米饭抛撒到房顶,恭请东西南北各方天神老人慢慢享用。最后,按先老后幼的顺序分尝米饭,以示珍惜粮谷、遵循天德与友爱团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一些耍车车灯的农村艺人,还将献新敬神和七姊妹下凡的故事,编成《献新歌》来表演传唱。农历六月中下旬献新过后,七月初七“七夕日”这天,同时举行搬虾献新请七姊妹仪式,千人搬虾场景壮美,让人感怀不已,恍若隔世。

搬虾献新、迎七姊妹下凡日,村里男女老少出动,村河两岸人山人海。大家分头摆设香蜡糖果肉刀头、新米饭蒸茄子长豇豆。辈分高的幺公主持搬虾献新仪式,对着河面朗声念唱:“天皇皇,地皇皇,飞龙山高下坳河水长。七仙女下凡,不嫌坳口场,天皇玉母硬心肠。”全村老少跟着唱:“七仙女心善慈良,跟叫花儿永不分,命断飞龙山上。七仙女爱我下界苦命郎,不舍凡间泪水长,年年送来仙米满瓦缸。”

打莲花闹的,跳车车灯的,踏趟踏趟、呼呼浪浪有节奏地跟唱起舞。

老奶奶老外婆对着天空河岸呼喊:七姊妹吔,给我们一河的虾米哟,你们究竟在哪里哟……

幺公的吟诵,也成了韵味浓郁的拖韵唱腔:

七姊妹吔,给我们一河的虾米哟,

百年千年你们安居在哪里,

天上七仙女年年送来仙米满瓦缸,

地上七命狗漂洋过海带来稻谷种,

……

富也敬穷也敬,

恩情一一敬!

人间丰收,起拗抬杠!

依明洪武三年贯例,“朝夕焚香,朔望瞻拜,时节献新”。这就是稻谷饱满时节,乡村的“献新”民俗。而献新习俗长期保持在老家乡野,到了近年年轻人到城市和沿海打工,有许多留守乡村的老人依然坚持时节一到悄然“献新”,祝愿新的丰收,祝愿家国美好!

编辑:马莉莎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