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7日电 (陈静 瞿乃婴)“冬病夏治的根本在于排寒,虚性、寒性的疾病普遍适合冬病夏治。”上海中医药大学孙丽红副教授7日对记者表示。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据悉,阳气在冬季下降到最低点,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导致阳气不足者身体机能下降,引发疾病。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充足的季节、人体阳气最鼎盛的时候、气血流通最旺盛的时机,对冬季易发作或易加重的疾病施以助阳
2024-08-07 20:45
中国新闻网曾云怡 自贡融媒记者 叶艳 日前,贡井法院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签订“医·法融合”协作机制,互建工作室,该协议将进一步推动双方“业务互助、优势互补”。 法官对患者家属与院方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贡井法院供图协议明确贡井法院为医院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调解、法治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则向贡井法院提供专业协作以及对诉讼参与人、法院干警的心理提供服务。 记者同时注意到“医·法
2024-08-07 18:02
自贡网近日,自贡市老年病医院建设项目二期工程获评2024年度第一批“自贡市市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评审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标准化工地评审小组牵头,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重点围绕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文明施工、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 自贡市老年病医院建设项目二期工程自开工起,就以争创“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
2024-08-07 09:45
自贡网中新网8月6日电 国家卫健委8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在会上表示,立秋将至,早晚的风有了一些凉意,但是白天还是很闷热,日常除了要避免凉风的侵袭之外,还要继续防暑祛湿,这个时候的感冒预防要兼顾祛湿和祛寒,推荐饮用陈皮姜茶。陈皮有健脾祛湿兼理气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 龚燕冰介绍,立秋过后
2024-08-06 18:26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8月6日电 国家卫健委8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在会上表示,夏秋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人体的呼吸系统是最容易受到侵袭,所以像老年人、儿童、体弱者、营养不良的以及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在这个时节感染包括流感在内的一些呼吸道传染病。针对这种情况,公众首先是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08-06 18:22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香港8月6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大学(港大)医学院6日公布,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因甲型流感病毒入住深切治疗部的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明显高于新冠患者。 据悉,此项研究由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肾脏科、深切治疗医学部及微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利用香港医院管理局的电子健康记录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团队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香港15家公立医院深切治疗部432
2024-08-06 16:00
中国新闻网2024-08-06 15:46
健康中国“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疾病。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近1亿。”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骨质疏松专家意见》发布会上,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谢忠建强调,正确有效的科普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患者,占所有骨折患者的比
2024-08-06 15:24
科技日报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无籽西瓜吃多了,会不孕不育吗? 无籽西瓜是通过杂交技术形成的一种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生物不具有繁殖能力,所以这种西瓜没有种子,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无籽西瓜,和避孕药一点关系也没有。 此外,西瓜和桃子一起吃也不会中毒。夏天天气炎热,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比如
2024-08-06 14:24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夏季是涉水安全与卫生事故高发期。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夏季游泳要提高卫生与安全意识,选择正规场所,严格遵守泳池卫生管理要求。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客流量增加,夏季游泳场所水净化消毒的压力增大,中耳炎、眼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易经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有所升高。泳池水中的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也可能刺激人体皮肤及黏膜。因此,发现泳池水质浑浊、气味刺鼻或皮肤有刺激感时,应谨慎
2024-08-06 09:55
新华社俗话说,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年轻人暴饮暴食。其实,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我们应做到食不过量。 一个人的能量需要量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水平等许多因素。食不过量就是每天摄入的各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也不低于能量需要量。做到食不过量,需要先纠正以下三个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 减重时控制饮水量 我们很多时候分不清是饿了还是渴了,在三餐
2024-08-06 09:54
健康中国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现过眼睛干涩、疼痛,有灼烧感、异物感等情况,这可能是干眼症作祟。干眼症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治疗干眼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问题。 干眼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方,在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它起着湿润、锁住水分、保护眼球表面等作用。当泪膜无法稳定地停留在眼表时,失去保护的眼表细胞就会受到损伤,使人出现眼睛干涩、疼痛
2024-08-05 16:12
健康中国8月1日,富顺县妇幼保健院走进富顺县邓井关街道安民社区,举办健康知识及医保政策宣传讲座活动,为社区退役军人送上祝福和慰问品。 活动特邀内科专家和医保科专业人员,围绕“两病”进行生动的讲解,为他们带来专业的健康科普和政策解读。活动中,富顺县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钱保银为退役军人讲解了高血压等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他强调了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做到
2024-08-05 14:23
自贡网三伏天里,很多人选择在家躲避日晒。专家提醒,即使在室内也要警惕出现中暑症状。 在北京多家医院的急诊科,不少中暑患者前来就诊。医生表示,不仅是户外暴晒可能中暑,前来就诊的中暑患者半数发生在室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郭维:当室内温度在32℃以上、湿度在60%以上,且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 专家介绍,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等都是室内中暑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群往往怕受风
2024-08-04 21:10
央视财经见缝插刷,属它最强 牙间隙刷特别适合用来清洁牙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牙缝会变宽,更加适合使用牙间隙刷。患有牙周炎的人,在完成牙周治疗后,牙齿会出现间隙;正畸患者在矫正期间,牙齿会发生移动而出现牙缝;还有某些先天有牙缝的人群,都适合用牙间隙刷。 牙间隙刷的刷头细长,直径为0.5~3毫米,可以清洁大小不同的牙缝。 使用的时候,先用牙间隙刷蘸取牙膏,慢慢插入牙缝,轻轻地前后移动,用刷毛带出食物残渣及
2024-08-03 20:42
健康中国8月2日,市中医医院走进高新区蒙台梭利幼儿园,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中医药科普文化体验课”。 活动开始,儿科医生李蓝轩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向孩子们以及幼儿园老师们讲解了儿童在夏季如何进行养生保健,又讲解了夏季防暑知识及其注意事项。 药剂科中药师邱雪教孩子们认识中草药,还为在场的孩子们赠送了防流感香囊。孩子们对这些制作精美,散发着中药气息的香囊非常感兴趣。 此次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丰富的
2024-08-03 18:34
自贡网洪涝后,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洪水淹没人们活动场所,会对环境和饮用水造成污染。受洪水和暴雨影响,一些带病菌的野生动物和蚊虫可能进入住所,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及时做好环境消毒和卫生防疫很有必要。有关专家结合大众关切进行提示。 ■如何对住所内物品清洁消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建议,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先对室内物品进行全面彻底清理。不易吸水的物品,可在清洁
2024-08-03 12:26
人民日报被蚊虫叮咬后,不可掉以轻心。有时,蚊虫叮咬不仅会引起皮肤不适,还会传播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多见于夏季和秋季。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数人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儿童因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往往更易出现症状。虽然10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多,但近些年成年人乙脑发病的情况也在增加,应引起关注。 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后是
2024-08-03 12:05
健康中国自贡融媒记者 汪梦婧 张君亮 近日,气温持续攀升,防暑降温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助力广大市民有效预防中暑,守护身体健康,自贡中医专家纷纷献出良策,以传统中医智慧为大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防暑降温之法。当下正值大暑时节,天气极为闷热,空气中湿度增大、含氧量降低,人们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尤其对于工作在一线的人员而言,更需格外注意避暑防晒。 自贡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叶灵兰指出:“长
2024-08-03 11:01
自贡网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引百病。湿气重的表现有: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腻且多便、身体困重、头发油腻、疲倦无力、舌头边缘犹如锯齿一般,遇到阴天下雨,上述症状还会加重。 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湿气重,又该如何祛湿? 缺觉。中医认为,缺觉十分容易伤脾,熬夜后所表现出的乏力、无神、肢体困重通常都是脾虚的典型症状。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如果白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会让睡眠质量更高。 口味重。肠
2024-08-02 23:10
人民网-人民日报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