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夏季多雨,既考验防汛响应,也考验文物保护工作。 “土遗址包括建筑土遗址、古城、关隘、陵墓等。它们力学强度低,易受水、风和可溶盐的侵蚀破坏,易在水中崩解、松散,是遗址文物中最难保存的一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所长张兵峰说,对于三星堆、金沙这样的土遗址,当地正加强预防,将被动抢救转变为主动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对遗址本体的影响。 “三星堆遗址就在鸭子河边,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就
2025-07-07 12:59
光明日报“最近系统预警,市中区白马镇黄石社区一名低保人员曾某某同时领取了低保补助和分散特困人员救助金。”四川省内江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和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同步收到系统提醒。经查,因区级主管部门和乡镇沟通衔接出现偏差,相关经办人员理解不到位,导致曾某某连续3个月领取“双补助”。 在追回违规领取的补贴资金后,市中区纪委监委向区民政局发送工作提示,要求进一步加强系统数据录入审核把关、系统比对频次和基层人员
2025-07-07 12:59
人民日报7月5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幕。 本次大赛是迄今为止文物行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共设6个比赛项目,分别是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每个项目均设置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并设立
2025-07-07 12:58
央视新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 “金融强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奋斗,而廉洁正道则是我们一生最绚烂的底色。”修完《清廉金融》课程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睿杰深有感触,更加坚定了走廉洁从业之路、以青春力量守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信念。 这门课程,既从理论的高度,讲清楚清廉金融的历史演进、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也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讲清楚如何培养清廉金融思想,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推进清廉金融建设。
2025-07-07 12:58
光明日报2025-07-07 12:57
央视新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有一个褐色灯柜(见图),高80厘米,顶面46厘米见方。灯柜顶面的四角均刻有“福”字,中部已开裂,上面刻着“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落款是“民国二十六年岁属丁丑八月 傅常”,旁边还刻有“傅常”印章。灯柜门的左上和左下角也刻有“福”字,居中刻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落款为“傅常”,并刻有“傅常”印章。 这个灯柜是国
2025-07-07 12:57
人民日报在四川资阳安岳县石羊镇境内的虎头山巅,一位老人经常牵着一条狼狗,在茗山寺外的环形步道转上几圈,仔细检查每一尊摩崖造像是否完好。他,名叫曾祥余,今年76岁。 茗山寺所在的虎头山,左前方小山包处便是茗山寺(6月14日摄)。巡查间隙,曾祥余检查伙伴“小小”的状况(6月14日摄)。茗山寺始建于唐代,寺外山崖上现存摩崖造像13窟60多尊,造像多为宋代雕刻,造型高大宏伟,雕刻精美。 6月14日拍摄的茗山寺石
2025-07-07 12:56
新华社精准普法全面覆盖,共筑清朗网络家园。由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法治网承办的“2025年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以下简称“云大赛”)于7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云大赛从7月1日到10月31日,历时4个月,创新采用分月主题普法模式,赛程安排丰富且具有针对性。7月,竞赛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防沉迷机制等内容,引导学校、家庭、网络平台共同履行责任,为孩子营造健
2025-07-07 08:55
法治日报泸州观察 郭慧琳 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7月5日,记者从长江泸州航道局获悉,受上游岷江流域强降雨影响,根据目前监测到的水情信息,预计两江流量(金沙江、岷江)将超过22000m³/s,预计7月6日中午,洪峰经过泸州,泸州(麻沙桥)峰值水位将达近10米。 为应对本轮洪峰,长江航道局自今天下午5时起,在长江泸州干线纳溪段至合江段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Ⅲ级应急响应期间,长江泸州航道局相关航道处将对揭示碍航礁石
2025-07-05 23:20
川观新闻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7月5日)下午5点钟位于日本东京东偏南方大约8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31.2度、东经147.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00-220公里。 预计,“木恩”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东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木恩”未来对我国无影响。
2025-07-05 22:56
央视网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赵方园)炎炎夏日,草木繁茂,当心蛇出没! 如果你在野外不慎被毒蛇咬伤了,该怎么办? 资料图有人说,学武侠剧里的,用嘴把毒液吸出来。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口腔黏膜可能吸收毒素,导致施救者中毒。另外,用嘴吸毒也无法将被咬伤者体内的蛇毒全部吸出,残余毒素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最终又导致中毒。 有人说,我不用嘴吸,用手把伤口毒液挤出来好了。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首先蛇咬的伤口很
2025-07-05 22:46
中国新闻网美国微软公司近日确认,拟裁员大约9000名员工。这将是微软自2023年裁员1万人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该企业最近数月以来第三轮裁员。微软方面称,本轮受裁员影响的员工数量不到员工总数的4%,截至2024年7月,微软共有22.8万名员工。 据悉,微软上一次裁员在今年5月,涉及大约7000人。目前微软正在减少管理层级,并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微软高层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微软20%至30%的代码由
2025-07-05 22:20
央视新闻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医美成为“高考奖励” 有医生一天做七八台手术 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多了很多准大学生的身影。 浙江部分医院迎来“整形美容”小高峰,有整形美容科医生直言:“常规的15个号被
2025-07-05 21:37
央视新闻近日,甘肃中东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城市内涝、道路被淹、河水上涨等情况。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24小时,武威以东大部分地方将持续降雨天气,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面对山洪威胁,牢记“三早”原则——早监测、早预警、早转移,请查收来自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的科学避险提示。 山洪来临前兆包括:持续强降雨、山体异常声响、河水浑浊或水位骤涨。 避险关键措施 1.提前准备:熟悉撤离路
2025-07-05 21:08
央视新闻客户端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7月4日,川观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近日出炉,金堂县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武侯区转化医学产业集群等35个产业集群入选。 根据《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划定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目标是培育具有较强协作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此次入选的35个产业集群来自14
2025-07-05 20:55
川观新闻6月27日,江苏省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明确要求,杜绝省级以下重复建设政务App,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每天打卡20多个政务App”“政务App沦为‘僵尸’”……过去有段时间,各地政务App引发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关注。不可否认,政务App在最初开发管理上,或有其合理的考量。但随着实践检验,一些政
2025-07-05 20:48
人民日报2025年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季如期而至。如何顺利步入理想院校,成为万千考生与家长当下最关注的焦点。然而,部分不法分子却伺机而动,利用考生家庭急切心态,通过编造虚假信息、炮制夸大宣传、制造报考焦虑等手段实施招生诈骗。如何在繁杂信息中守住理性,科学规划?请收好这份避“坑”攻略,警惕六大骗局。 “一分不浪费”噱头: 夸大宣传陷阱,切勿轻信盲从 套路:部分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宣称能
2025-07-05 20:34
新华网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5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对2025年6月中国七大气候区的高温事件进行了分析及快速归因。分析结论显示,6月份,西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高温均受人类活动影响。未来情景预估显示,极端高温风险将持续升高。 观测数据显示,西北地区6月份平均温度较1961至1990年基准期平均值偏高2.85℃(偏高4.7个标准差),创下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长江中下游
2025-07-05 19:58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5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高温天气持续发展。4日,全国35℃以上覆盖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预计未来三天,大范围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中国正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4日进入本次过程的鼎盛时段,陕西关中、山西南部、河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9℃,陕西渭南局地40.8℃。 5日仍是本轮高温的鼎盛时段,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2025-07-05 19:46
中国新闻网央视网消息:遇上雷电天气,大家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专家们总结了一些要点,主要就是学会四个字:躲、防、避、护。具体如何做?我们来看一下。 大连市防雷减灾中心工程师刘晓东称:“给大家介绍一个口诀,一要躲,其实面对雷电我们是能躲则躲,少出门,这个是最好的。第二个就是要防,也不是待在室内就是百分百安全,在室内最好关闭门窗、拔下电源插头、远离金属管线。第三就是要避,避开雷电容易袭击的这些场所,比如像大树旁
2025-07-05 19:21
央视网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