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察天下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学习
  • 明日立秋,一组海报感受悄然萌动的秋意

    夏伏未尽 秋意悄萌 8月7日 我们迎来“立秋”节气 虽然热浪未歇 但凉意已经 挂在晨露上 藏在晚风里 你准备好迎接这份 悄然萌动的秋意了吗?

    2025-08-06 17:07

    央视新闻
  • 受贿2.16亿余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秦如培被判死缓​

    2025年8月6日,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秦如培受贿案,对被告人秦如培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追缴在案的秦如培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经审理查明:1998年至2024年,被告人秦如培利用担任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毕

    2025-08-06 17:06

    人民日报客户端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制定《若干规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对于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具有重要

    2025-08-06 16:44

    新华社
  • 公安部交管局发出暑期自驾游交通安全预警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信消息,近期,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等地接连发生自驾游车辆肇事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多人死伤严重后果。 7月15日11时30分许,一辆从外地自驾前往祁连山、青海湖游玩的小客车在青海海北州境内S208环湖西路因占道行驶、超速行驶,与对向行驶的一辆商务车迎面碰撞,造成两车上3人死亡、11人受伤。 7月19日12时24分许,一辆从外地自驾前往陕西宝鸡市当地景

    2025-08-06 16:28

    中国新闻网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贺厚清:“熊猫人”的32年与00后的第一课

    我的镜头在一次采访中,摔成了这副模样。去年9月,在海拔3260米的大山深处,我的相机重重地摔在地上。那天和我一样狼狈的还有两名00后大学生。 时间回溯到2024年初,我来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进行采访报道,这里位于成都市大邑县的大蒜坪管护站。这里的站长叫庞明建。1993年从新疆退伍的庞明建回到老家大邑,开始从事林业及大熊猫保护工作,这一干就是32年。庞明建也从一个帅小伙熬成了大叔。但不变的,依然是他

    2025-08-06 16:19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伍悦:不开国际玩笑

    大家好!我是雅安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伍悦。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菜鸟”团队勇闯世界的故事。 我们雅安是全省市州一级、最早一批成立国际传播中心的。“最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时领导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甚至打开了AI,搜索:什么是国际传播?朋友们,国?际?传?播?开什么国际玩笑。雅安?凭什么?凭我们?凭我们有手机、凭我们胆子大吗? 是!当然也不全是。别忘了,虽然雅安“老外”含量很少,但熊猫浓度很

    2025-08-06 16:18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陈维:在时光断层处点灯——一名市媒记者与濛溪河遗址的对话

    这是一枚穿孔的橡果,它记录着距今约8万~6万年前古人类的智慧——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感受到了滚烫的“历史体温”。 这枚橡果发现于去年获评“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和今年获评“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资阳濛溪河遗址。为了能够前往现场报道,我们市级媒体经历了1300多天的等待、碰壁和绝地反击。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一场关于地方媒体人在困境中坚持与坚守的新闻攻坚战。 故事要从2021年9

    2025-08-06 16:16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邓婕:山野间的追寻

    大家好!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记者站的记者邓婕。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山野间的追寻,以及那些曾让我“腿软气喘”和“尖叫连连”的故事——它们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追寻,始于去年初的汉源县古路村。当这个“云端村落”因峡谷风光而爆火出圈时,我和团队却在思考:这波“流量洪峰”,还将为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带来什么? 于是,我走进了古路村,浓郁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路边的美食集市熙熙攘攘,咖啡师小江告

    2025-08-06 16:15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丁洋:我与三星堆的双向奔赴

    今天的故事,我想从一个我心中的“未解之谜”说起。 2004年刚工作一年的我第一次去三星堆,在青铜馆一楼的大厅里看到了两块近似方形的大石头,这两块石头分别有一个面被打磨得光滑如镜,其中一块还有深深的刻槽,这是明显的切割痕迹。讲解员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我记忆犹新:“几千年前的古蜀先民,用何种工具、何种智慧,能将这么大一块石头切割打磨得如此精密?这,可能永远是个谜了…” 就在那一刻,作为记者的“雷达”瞬

    2025-08-06 16:15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胡雅琼:从年龄焦虑到破圈高汤 一个老记者的融媒突围战

    我是胡雅琼,一个在四川广播电视台搬了十六年“砖”的“老记者”。如今媒体融合赛道风驰电掣,“年轻”似乎成为了通关密码。中年记者,真的不行了?我,一名即将迈入40的老记者想说:岁月淬炼的新闻素养与洞察力,正是刺穿信息茧房的利刃!只要转变思维,我们这些老记者,照样能破译顶级流量算法。今天,就分享我如何将“年龄焦虑”熬成滚烫的“破圈高汤”。 2024年,我加入了我们台新成立的媒体融合排头兵四川观察原创短

    2025-08-06 16:14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李佳:从绣花针到银针 追寻“倔强”之光

    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李佳。常有人好奇地问我:“你这小个子,是怎么在采访中啃下那些硬骨头的?”今天,我想用两根“针”的故事来回答——一根绣花针,走向世界;一根银针,扎根乡土。而我的武器,是话筒和一颗“死磕”的心。 2023年,当我看到意大利芬迪专柜标价18.8万的彝绣手袋时,绝不会想到它的创作者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阿西巫之莫,一位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彝族阿妈。这个发现让我意识到:在不断强调增强四

    2025-08-06 16:13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陈霜月:一粒盐里的家与根

    我是古蔺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陈霜月,今天,我带来的“道具”有点特别。它不是话筒,也不是摄像机,而是一粒盐,是一位老人用布满裂口的手,在一个酸菜坛上一点点刮下的盐霜。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追逐着“10万+”、热搜榜。而这粒盐,微小、沉默,甚至沾着泥土。有人会问:这样的“盐粒”,值得记者翻山越岭,值得镜头长时间地凝视吗? 2024年,我们中心拍摄《我的家乡是古蔺》系列短视频。其中一期,叫《回家,才能

    2025-08-06 16:11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杜江茜:时间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此刻,再次站上“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时间的力量正扑面而来。 在这里,我讲述过灾难后最深切的怀念;也分享过全乡村民爬上贡嘎雪山拾捡垃圾的守护;我诉说过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里的传承;也呈现过蜀道翠云,两千年见树如面的绵延。 主题报道、生态人文、突发现场……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人,很庆幸,自己能够身处大时代,时有新讲述。 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每一次的讲述,故事不同,呈

    2025-08-06 16:10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罗石芊:我在凉山“撕标签”

    大家好!我是封面新闻记者罗石芊。 前段时间在西昌,我去探访了“全球最大的蟑螂养殖基地”,当时我试着吃了一只活的,结果被千万网友戏称为“封面蟑螂姐”。不过,这儿我得再跟大家说清楚,我吃的可不是家里那种害虫德国小蠊,而是住着星空房、吃着奶粉长大的美洲大蠊。 其实,真相往往就是这样,不亲自去体验、去丈量,很难真正看明白。今天我想讲的,是另一些发生在凉山的故事。这一次,我们想带你看到,那些刻板标签之外,

    2025-08-06 16:09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刘语珊:感受光 传递光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都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刘语珊,正如大家看到的,这是我第二次站上“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上一次是2017年,那一次的比赛虽没取得很好的成绩,却给刚成为记者的我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之后的8年,我不停地收集着关于“好故事”的答案,今年也不例外。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今年我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就是去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进行一次深度回访,之所以是回访,

    2025-08-06 16:08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彭惊:记者脚下沾泥土,民心才能少颠簸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颗水蜜桃出村”的故事。 成都龙泉驿区,是全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里的水蜜桃能走到迪拜、新加坡、马来西亚……这是中国农产品“扬帆出海”的精彩故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而在龙泉驿区的长丰村,水蜜桃“远航”的梦想,却卡在了第一步——出村路。 长丰村的几百户村民,几乎都以种植桃子为生。每到盛夏,村民们便驾驶着摩托车、三轮车,载着

    2025-08-06 16:07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谢杰:和唐氏川剧变脸女孩的“3 次拥抱”

    大家好,我是封面新闻记者谢杰。今天带您认识一个生命在“脸”上涅槃的四川姑娘,她叫殷秋华。 出生6个月,秋华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一种全球常见却无法根治的染色体疾病。让她和中国百万“唐宝”一样,圆脸、斜眼、塌鼻——这张如命运樊笼的脸,曾让世界仓皇侧目。 17岁,她的脸变了!13张斑斓面孔在她脸上切换,映照出喷薄的新生。 而我,在2024年,以近两万字系列报道,把这故事讲给全世界。 十余次采访,她总在

    2025-08-06 16:06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杨荣颜:我镜头里的星光——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的生命之花

    大家好!我是来自金川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杨荣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镜头里的星光——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的生命之花》,近十年的职业生涯,无数个镜头堆叠起时代变迁,无数个故事见证了金川的发展。作为记者,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采访对象是谁,我们一直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打交道,我想新闻工作对我的意义就是:透过他们的平凡,去见证他们的伟大。 2024年8月23日,是我休完产假回到岗位的第一天,早上还没出门

    2025-08-06 16:06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杨银乔:一条路 一个梦

    大家好,我是来自达州市融媒体中心的杨银乔。 这是2024年3月,我在万源市鹰背镇拍摄到的一封信,写这封信的人是当地的一群普通群众,上面密密麻麻300多个红手印分外夺目。正如字里行间所写的,大家都在呼唤着同一个梦——一条出山的柏油路。 万源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是川陕革命老区和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而鹰背,是万源最偏远的乡镇,境内山高坡陡、地势险峻。 我第一次去鹰背时印象特别深刻,从万源城区出发

    2025-08-06 16:05

    四川观察
  •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张雅琦:从执笔记录者到“曙光”建设者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束“声音”的光,一束为视障朋友点亮银幕的光。这束光,同样也照亮了我从记录者到建设者的转变之路。 去年3月,我去采访城市无障碍设施。在图书馆,我看到了成排的盲文书籍,看到了先进的助阅设备,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周全。说实话,那一刻,我觉得咱们的城市,挺有温度的。 采访快结束时,我问一位盲人女孩郭梦漪:“梦漪,感觉今天这活动怎么样?”她笑着说:“特别好!要是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

    2025-08-06 16:04

    四川观察
<

...

192021222324252627

...

>

热门新闻

  • 本网开设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 自贡开设“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项举报渠道
  • 自贡市关于公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的公告
  • 2025自贡中秋诗会暨诗歌朗诵大赛启动 最高奖金5000元
  • 【拼经济搞建设】填补产业空白 西南地区首家专业化兔笼设备企业自贡投运
  • 自贡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
  • 何市镇至高铁自贡站4.2公里道路改造工程完工
  • 【聚焦重大项目】自永高速沱江特大桥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 蒙古国发来感谢信!自贡杂技用“肩上艺术”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 自贡17岁少年提前叩响中科大大门 围棋经历为他插上“隐形的翅膀”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