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滩区瓦市镇市街,你常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他身着一身“荧光绿”衣服,在指挥着来往车辆的行进路线,疏导着场镇交通。他,就是沿滩区瓦市镇机关工作人员刘潮。刘潮,是该镇村镇建设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迅速响应党委政府号令,积极参与,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全镇机关干部树立了良好榜样。
立即响应不讲任何条件
新型肺炎防控工作启动以前,瓦市镇作为历年春运期间全区道路交通的“必堵点”,刘潮承担着场镇缓堵保畅工作的总调度,每天伴随着场镇10公里的记步数和连续1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从无怨言。1月22日,农历腊月28,瓦市镇启动新型肺炎防控工作,本没有承担相应工作任务的刘潮,迅速响应、举一反三,提前对通过瓦市场镇的鄂头车辆进行宣传引导和排查,为劝导员购买并发放了口罩等防护用品。1月23日,农历腊月29,接到上级通知,刘潮立即赶赴成自泸赤高速瓦市出口设置监测点。从此,他主动站上了疫情阻击的第一线,每天身着道交办工作人员执勤衣,不间断往返在场镇和高速路口检测点之间,为大家布置场地、运送物资、解决问题,远远的一抹“荧光绿”点燃了一线人员内心的温暖。这期间,无论是加班、熬夜、“私车公用”、他都是立即响应,毫无怨言。
“多重身份”诠释一份责任
面对疫情阻击工作,刘潮保持着哪里需要往哪里冲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得知全区防控物资缺乏,全镇防控物品需求十分紧张的情况后,他主动站位,想尽各种办法求购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并于1月26日为镇党委、政府筹集到84消毒液5件,共计155斤,联系到口罩购买渠道2条,在防控物资价格暴涨的情况下,他连问一句怎样报账的语言都没有,这时的他仿佛是一名后勤保障员。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五,瓦市镇又逢赶场日,虽然全镇取消了赶场,但场镇面积宽、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劝返点和体温检测点人手不足。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潮同志立即召集志愿者设置警戒带,配送扩音喇叭到各个点位,一抹“荧光绿”便在农贸市场两个入口来回切换,直到赶场结束。缓堵保畅工作期间,他是一名交通劝导员;高速路口监测点上,他是一名道交办工作人员;赶场天,他是一名城管员;各村开展宣传摸排时,他是一名调查员;报送各类相关资料数据时,他又是一名统计员,但无论是什么角色,他总说,“都是干工作,尽一份责任而已”。
条件虽苦但求内心甘甜
自1月23日,农历腊月29开始,刘潮同志便因为工作长期驻扎在单位,偶尔才回家拿一点换洗衣物,条件虽然坚苦、任务虽然艰巨,但他总说,心是甜的。因为场镇缓堵保畅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连续加班,导致他的腰椎间盘突出又再次复发,大家劝他去检查,他却想着疫情当前,不给医院添乱而拒绝了。同事问他回不回家休息一下,他总说,算了,不回去了。由于单位机构调整,他办公室的空调等设备还未完全配齐,大家见他穿着一身单薄的“荧光绿”工作服,问他冷不冷,他总说:热,走热了......
他担任过三年的村支部书记,也曾是一名第一书记、镇纪委副书记,现在是镇村镇中心的一名事业干部。夜晚灯火通明的村镇中心办公室看似温暖,他充满笑容的脸上看似洒脱,他的脚步看似轻快,其实,他和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各级干部一样,都有着对群众的责任和对家人的亏欠。橘色灯光下一身“荧光绿”的他,做好的是随时待命的准备,诠释的是一名党员干部的本色。
(姜海燕/文)
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