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邓井关街道办滨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当赵天一表明身份拨通对方电话后,电话被却冷漠的挂断了,这是邓井关街道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赵天一每天都会面临的事情。
赵天一是中国江南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富顺人,春节假期回乡后,正临疫情爆发的高峰期,在看到网络上的邓井关街道志愿者招募倡议书后,他立刻找到了街道办工作人员,希望报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向街道提出要求,自己有志愿服务的相关经验,希望街道能派遣他前往疫情防疫的最前线。
街道办对该名同学的志愿者精神表示高度的赞扬,并安排人员对赵天一进行了系统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为他发放了防护口罩,叮嘱其一定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工作,随即安排其前往滨河社区一线进行防控相关工作。
根据社区统筹安排,赵天一每天的工作任务是摸排武汉返乡人员,包括入户排查和电话排查。来到社区后,赵天一穿上志愿者蓝马甲,戴上防护口罩,便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小区门口为进出的小区居民进行宣传、摸排、登记,力所能及帮助过往人员排忧解难。为确保不漏排一户,赵天一白天挨家挨户、尽心尽责的排查,时常被拒之门外、冷眼相待,但他并没有泄气和抱怨,还是毅然决然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任务。白天摸排、稳控武汉返乡人员,晚上,很多社区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回家,但他却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地加班整理白天搜集的信息,不确定的户头、他总是会询问社区或是想尽一切办法精准的落实排查。
赵天一本可以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在家中学习或是打游戏、和朋友聚会,利用难得的假期休养调整,但他说:“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普通的富顺青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有责任和义务冲在前面,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 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志愿者, 赵天一把爱心化为行动,不计报酬、勇于奉献,用自己的点滴言行在践行新时代文明。
(戚洁云 曾凡川)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