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这是沈祥刚最熟悉的两句歌词,也是他的人生信条。在改革开放初期,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参与入伍,保家卫国;在母亲去世后,家人最需要的时候,他放弃经商,回家侍奉患病父亲;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不惧危险,冲锋在前。
沈祥刚,今年57岁,琵琶镇农场村党支部书记,琵琶镇人大代表。一个皮肤黝黑,看似普通的农村汉子,稍加接触就会发现与他年龄不相符的特点:矫健的步伐、笃定的眼神、铿锵的语气、务实的作风。
腊月二十九傍晚,大孝子沈祥刚像往常一样正准备给父亲洗脚,突然听到一则关于武汉封城的疫情消息。他脑袋嗡的一声“疫情这么严重了,农场村70%以上的人在外务工,怎么办?”心急如焚的他立刻开始研究农场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大年三十,县上还在安排疫情防控工作时,农场村已经在协调村组干部,细化排查方案。
防控疫情,宣传先行。为了让群众听得懂、听的进、愿意相信,他亲自写宣传稿,亲自用家乡话播音。画册、横幅、告知书、倡议书、流动喇叭、入户交流等宣传方式也迅速遍布全村田间地头、每家每户。很快,村民主动咨询防控知识的多了,扎堆聊天打牌的少了,戴口罩的多了。全村720桌群宴也在一天之内全部取消。
做好疫情防控,关键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农场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不留死角,组织5轮地毯式、网格化排查,累计排查出重点人员105人。组织24名村组干部与重点人员结对子,定期监测身体状况、落实居家观察、做好情绪纾解和日常服务。每天早上7:30-晚上7:30,沈祥刚风雨无阻地坚守在进村卡口,组织党员先锋队逐个测体温、作登记、做劝返。截至目前,累计测量体温1000余人,劝返150余人。
作为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沈祥刚一心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他带领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直面矛盾、直击痛点,做好建言献策,贴心服务群众,助力全镇疫情防控工作。一天下午5点过,村民老李突然感觉头晕脑胀,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焦躁不安。接到电话,沈祥刚跨上摩托车、顶着寒风,带着村医上门去为老李测体温,最后证实是虚惊一场。得知村民有钱也买不到口罩,他忧心忡忡,多方争取,募得2万元爱心捐款,终于让全村5000多群众都戴上了免费口罩。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病毒扩散,沈祥刚悉心收集50几位村民的意见,建议镇党委、政府优化调整了进村卡口设置方案、杜绝人员集聚方案、市场管控方案。他还筹划着为各村民小组引入流动菜车,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得知农场砖厂复工复产存在用工荒、运输难、防护差等问题,他多方奔走,为业主协调解决体温枪2把、口罩1000个、企业通行证8张。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疫情防控期间,沈祥刚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克服疲劳、连续作战,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时有群众打来电话感谢、买来东西慰问,甚至自发成为聚众打牌监督员。
“相信有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干部的团结奋战,防“疫”战一定能打赢。”沈祥刚说。正是有一大批像沈祥刚一样心系群众、勇敢担当、迎难而上的“芝麻官儿”,琵琶有足够的底气守护5万群众的健康平安。(琵琶镇)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