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 蒋周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沿滩区乡村文化艺术家协会积极响应,用20幅版画记录全国联防联控疫情中的感人瞬间。近日,这些作品在相关网站发布。疫情结束后,将在全区各文化广场展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医疗志愿队迅速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各地农民收割蔬菜支援武汉;更有爱心企业、个体业主等慷慨捐款……作家王明亮被深深打动,决定记录下这些抗疫事迹。
王明亮是沿滩区乡村文化艺术家协会会刊《乡村文化艺术》的执行主编,他在写了多篇(首)抗疫故事、诗歌后,思考能否用沿滩区特色艺术——享誉全川的农民版画表现全国人民英雄抗击新冠病毒的英勇场景,并将《关于开展乡村社区主题版画活动的建议》报送该协会。
沿滩区乡村文化艺术家协会主席徐红梅正在思考用什么方式记录抗疫事迹。徐红梅是市级“非遗”徐氏雕刻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沿滩农民版画的代表性画家,他看了王明亮报送的方案后,决定付诸行动。
“我用两天时间写出88则‘四言八句’,分《坚决打赢新冠病毒阻击战——驰援篇》《坚决打赢新冠病毒阻击战——防控篇》两部分。徐主席提出精短建议后,我改为‘四言六句’。”王明亮说。
之后,徐红梅召集协会旗下徐氏农民版画工作室成员徐光华、张凤、游淑英、欧淑英、徐晓睿、徐晋涛等骨干,从88则“四言六句”中精心挑选出20则进行版画创作。
“我们根据‘四言六句’在网上找图片,一幅作品要找多张相关图片,然后在电脑中剪辑后再进行美术创作。”徐红梅说,成员们先分工,再合作,仅画稿就集体讨论了3次,也反复修改了3次。
画稿定稿后才雕刻在木板上。徐红梅说:“从板材打磨、上稿,到刷漆片再到打蜡,最后到纯手工印刷,过程繁琐而辛苦。”
“创作版画既是技艺活,又是体力活。”游淑英介绍说,一幅作品需要上万刻刀,时间长了,手腕痛得拿筷子都难,颈子僵硬得似乎不能转动了。“印刷也很费时,要用小勺背面在画纸上一点点地蹚过,还要不时地一点点揭开来看效果,不断地补充油墨,印刷一稿至少需要5个小时。”徐红梅说,一些作品印刷到第5稿才满意。因此,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几乎每天都熬夜至次日凌晨两三点钟。
10多位农民版画家饱经艰辛创作的20幅作品,记录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武汉市封城、党中央决策部署联防联控、医护人员八方驰援武汉、党员和普通群众志愿抗“疫”、文艺界用十八班技艺战“疫”等,反映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实际行动。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