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顺县邓井关街道晨光村二组村民们眼里,同村农民李长权天性善良,助人为乐,是个地地道道的厚道人。常年来的做人准则也让他受到社会各界及周边群众的尊敬,是全村党员践行先锋模范作用的突出代表。多年来他用勤劳勇敢实现了脱贫致富,用奉献精神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用使命担当谱写了人生的美丽篇章。
出身贫寒勤俭持家好品德
李长权出生于1963年,由于父母本份老实、子女多,是组里连年断粮的弱劳户,一年能吃饱饭的日子没几顿。为了能多分粮,李长权五岁时就与哥哥一道,翻山越岭找积肥、割野草喂耕牛,积肥票和草票年终交生产队评工分,一年能挣几块钱。七岁读书,因交不起几角钱学费,书本钱就赊账。因父亲一句,“读书交不起学费,干脆不读,反正挣工分多分粮食才能过日子”而辍学。
李长权辍学后,秉承父亲教诲“勤快就有饭吃”,十来岁便开始学习种庄稼,十三岁开始到生产队出工,十五岁成为全村最年轻的主劳力,一家人终于从补钱户变成进钱户。联产承包后,李长权更是如鱼得水,第一年便实现稻谷有余粮猪鸡有饲粮,丰衣足食后勤俭家风不丢,成为全队第一个拥有信用社存款单的人。
诚实守信带头致富不忘本
庄稼半年闲,当多数农民赶场喝茶,享受有吃有穿的改革成果时,李长权却在想怎么找钱?晨光村区位优势显著,离县城和号称“小香港”的邓井关都不足半小时脚程,尽管当时不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但部分头脑灵活的农民,依然可以在城里找一些瓦房捡漏、墙体修补、砖石搬运等活干,别看一天两、三元钱,可比干农活十天的收入还多。李长权在这方面是个先行者,并且率先探寻靠诚实守信承揽边坡、堡坎、土石方等较为固定的零工。
勤奋和善的李长权虽然文化有限,但为人处事原则极强。联系到零工活时,总是找最勤快踏实的人去干,还实行困难群众优先。后来,李长权的干法逐步被效仿,当越来越多的农民想方设法找零工干时,他已是一名讲质量、重信誉的小包工头。不管自己挣钱与否,凡经他手的活,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从来未发生过,绝对是质量一流。凭借良好的口碑,在劳务用工业界慢慢形成规律,要找信得过的承包人就找李长权,干活要挣钱又现手也找李长权,凭借这个信誉,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抢险救援奋勇当先有担当
1989年,富顺县发生冰雹灾害,大量农房庄稼被毁,维修、搭建房屋成了全县上下当务之急。由于需求陡增,县内建材瞬间被抢空,运输车辆只能到外市县购买,一些不法人员乘机哄抬物价发国难财,把几分钱一匹的小青瓦最高炒到0.4元以上。
穷苦出身的李长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阻止别人赚黑心钱,但自己可以帮一把算一把。回到家了,他把想法对妻子说,妻子认为这是行善积德,表示支持,两口子随即到信用社取出了所有的存款。第二天一大早,他开着自己的货车出发,不分昼夜奔波于泸州、内江、宜宾各周边市县,将瓦送到受灾最重的原黄葛乡,每到一户,他都递上购货单按提货价结账,运杂费全免,同时表示,家里若经济困难,瓦钱赊着,先把房子盖好再说。
很多灾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求亲告友出三、四角钱都买不到的小青瓦,竟然有人一角多送货上门还随便赊账,不少人感激得流了泪。那10来天,李长权只能在等待装货时睡觉吃饭补充体力。日夜兼程抢购回了20余万匹小青瓦,帮助已露宿多日的16户灾民建房。
李长权每年底去收一次瓦钱,每次去时都叫他们有余钱的才付,不要借钱付账。垫出去的3万余元3年收了不到2万,见村民实在困难,便明确表态不收了。回想起30年前的这次扶危济困行动,李长权说:“这个社会善良的人多,我一再表示不收的帐,他们再穷都一分不少还账。”
1991年,连降大雨致富顺县邓井关马车站旁岩壁垮塌,川云交通要道中断3人被埋。乡政府迅速组织抢险,但数以吨计的乱石堆让救援工人束手无策。消息传到李长权耳里,他立刻停下工地作业,组织10余名工人和一辆铲车奔赴现场,连续奋战11个小时将险情排除。这次救援行动设备、人工等所有费用他一人承担,受到党委政府及各界群众的称赞。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具有复杂情况施工经验的李长权,率先响应县政府号召,组建5人小分队,装载一辆60型挖机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小挖机的灵活机性动在救援中立显高效,立刻得到现场领导肯定并广泛推行,配合大型装备联合施救,为更多的生命争取了生存机会。小分队苦战20多天,所有费用均由李长权一人承担,其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精神,得到灾区现场及县相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教育扶贫持之以恒十余年
2003年冬,李长权在朋友家吃生酒,听同桌一客人聊起一高中女生成绩数一数二,但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李长权找到女生家中,表示:“娃儿只管读书,我每个月资助你500元,考上大学1000元,如果不够随时给我说。”随后摸出几百元递给女孩,“拿去买需要得东西,尽快回学校读书。不过我有个愿望你要记住,我没读过书终身遗憾,希望你力争考起大学给大家争光。”
女孩在他的持续资助和鼓励下,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找到收入稳定的工作,后与丈夫携手创业,用勤奋和智慧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截至2019年底,李长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20余人,结对帮扶品学兼优中小学生8人至大学毕业,还有3人大学在读,累计帮扶资金已超30万元,成就了贫困学子成长成才的命运转换。
热心公益弘扬社会正能量
晨光二组进出道路崎岖难行,特别是下雨天泥泞滑溜,常常有老人、小孩摔倒摔伤。为了解决安全出行问题,组里按照一事一议修建公路500米,他主动额外捐资2万元。同时再捐资4万元,修建户户通便民道2000余米。
改革开放以来,李长权不折不扣算是全组400余人及周边群众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200余人走向增收致富道路,50余人走向经营创业之路,体现了改革开放先富带后富的党员模范风格和新时代文明。
近年来,不少人举家进城,造成邻里情谊日渐消散,不少老人几十年的兄弟姐妹情谊难得再敘。为了改善邻里陌路现状,他决定不定期举办春节团年活动,邀请全组男女老少以坝坝宴的形式聚餐。有的老人从成都、上海、昆明等地赶来相聚,大家互相了解生活身体状况,谈论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
全组大团年共举办了5场,每场参与群众均在300人以上,凝聚了群众团结互助精神和基层党建的向心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李长权用于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公益活动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90余万元,用行动践行了一个普通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张真德 曾凡川)
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