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9月以来,富顺县童寺镇以强村带弱村、合并即合力、村兴又民富为导向,顺势将老寨村与红财村合为新老寨村,进一步调大村级规模、夯实组织基础、盘活闲散资源以及优化产业布局等,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的新动能,也实现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新突破。
图:柑橘产业
党建引领成为发展关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形成县、镇、村三级书记领导体系,即县委副书记、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提供强大组织支撑;同时推行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发挥基层制度优势。此外,还建立2个党支部,积极培育发展年轻新党员,增强组织战斗活力,有效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连片资源成为发展基础。坚持变“散”为“片”,有效打破地域隔离,全村硬化公路达20公里,实现组组通、户户通;深入开展村级边界、偏远地带的撂荒土地整治工作,先后盘活流转土地700余亩,预计今年还将为新建的有机化肥厂流转土地30亩以上,进一步突显连片资源优势。此外,其余水电气等发展要素也一应俱全,切实为村级发展夯实基础。
双再产业成为发展核心。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除了大力发展800亩甜橙产业外,还聚力发展千亩级双再生产业,即2500亩“中稻+再生稻”和1500亩“高粱+再生高粱”,全力激活双再生产业发展引擎,奋力建成富顺县“双再生”、绿色稻梁园区建设项目示范点,预计为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收入15万余元。
图:市县扶贫协会调研-老寨村高粱生产
多方合作成为发展保障。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对接多方需求,精准发力集体经济,对外开放租赁老寨农贸市场、红财小学以及服务甜橙合作社等,同时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经济联合社+农户”订单农业,先后与泸州郎酒集团、雒源俊峰粮油食品公司、富顺绿丰农业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即采取企业提供部分农资、硬核技术、保底收购价的保障,村级代为管理维护、村民广泛参与种植的模式,真正实现企业产品的原料优质、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增加,村民的财富获得感强的“三赢”局面。(廖云林)
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