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18年7月富顺县选派了40名干部到凉山州各县,他们发挥专业知识,用真心,带真情,扶真贫,在他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
用“微心愿” 照亮贫困儿童成长路
教育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点,孩子才是实现祖国强盛的未来力量。富顺县飞龙镇党委派驻越西县中所镇洪家超与他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孩子每月共同约定了一个“微心愿”,他用微心愿让孩子逐渐养成了好习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贫困户的生活环境。
年初,洪家超在走访贫困户阿罗石子一家时,发现阿罗石子1人带4个小孩,家庭卫生很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看到了家里的最大的孩子的日阿支,的日阿支今年刚满11岁,已经能够帮家里做一些家务劳动了,于是洪家超找到了小的日阿支并和他进行了口头约定,让他这个月带头打扫好家里的卫生,作为奖励自己可以实现他一个小心愿。小的日阿支快乐的答应了,并说自己想要一个新书包。1个月的时间很就快过去了,今天到了他们约定的时间,洪家超一早就来到小的日阿支家,映入眼帘的一幕着实让他吃惊不小,一个干干净净的院坝、一捆捆码的整整齐齐的柴草……于是洪家超把新书包拿给了小的日阿支,看着他脸上灿烂的笑容,想到自己在家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于是,他与小的阿支又约定了下一次“微心愿”,虽然这些心愿都很小,但是正是这些小心愿让孩子慢慢的形成好习惯,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洪家超表示,只要在凉山一月,他就会把贫困户的“微心愿”继续下去。
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做群众贴心人
脱贫攻坚不弃一户,不落一人,是总书记对全体扶贫人的要求。其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开展的工作是对非贫困户的帮扶,如何为他们办好事,让他们知晓政策,提升他们的满意度,这都是摆在所有扶贫干部面前的难题。富顺县农业农村局派驻布拖县龙潭镇幸福村的朱坤华和赖文君两名同志关系特殊,他们既是同一个工作单位的同事,也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战友,同时他们还是夫妻。他们心系群众,在帮扶好贫困户的同时,也进一步为非贫困户服好务。
图:朱坤华
幸福村有一户非贫困户黄正德,家中有3个孩子和1个8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黄正德脚有残疾、爱喝酒,收入来源少,住的是一间砖瓦房和一间破旧土房,没有像样的厕所、厨房,家庭生活很困难。自派驻开始,夫妻二人便多次到他家开展工作,帮助申请低保救助、申请房屋改建补助资金,并通过多次交流谈心,让他重拾生活信心。2019年12月23日,黄正德83岁的母亲秦世芬心急如焚地跑到村办公室找到朱坤华,说她的社保卡好像被锁了,想到他的养老保险、高龄补贴都打在这张卡上,老人急得直抹泪。朱坤华立马放下手上工作,叫上妻子一起开车和老人来到镇信用社。由于当天办理业务的人很多,在等待的过程中老人很着急,赖文君就一直照顾她,陪她聊天。在排了3个小时队后,卡终于解锁了,卡里半年的养老保险、高龄补贴也取出来交到了老人手里。这时候老人又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她拉着夫妻二人的手说:“你们真的是比我的亲儿女还要亲啊,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
巧伸手助增收,龙门品牌强经济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粮食种下去怕收成不好,粮食收回来了又担心卖的时候价格不高,出现滞销的情况。2019年,美姑县大红袍花椒麻香四溢,在这收获的季节,本该让人欣喜,可塔哈村村民约其却高兴不起来,家里五个孩子9月就要开学,都等着交学费,自己的花椒却迟迟卖不出去。今年的花椒市场相比往年更差,平均一斤干花椒只能卖到50元左右。富顺县富世国土资源中心所派驻塔哈村的王浩屹作为帮扶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品质这么好的花椒卖不出去,椒农挣不到钱怎么办?王浩屹认为,好产品一定需要好营销,要注册品牌,才能卖出好价格。
说干就干,他一方面给村里花椒种植大户做工作,宣传成立村合作社的“好处”,另一方面到县农业局、工商局咨询政策。最终,确定了以村民集体入股、骨干成员投资入股的方式,成立了美姑龙门拓哈彝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龙门乡单位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注册了“龍门”这个商标,并通过州农工委获得了“大凉山”和“美姑美”的商标授权。通过统购统销,2019年底,村里的干花椒卖到了90元一斤,村集体增收了10万元以上。
予以耐心,消融坚冰
基层工作错综复杂,经常遇到部分农户对政策不了解,对干部开展的工作不理解,这就要求开展工作的同志多些耐心,也许一项工作要反复开展才能取得想要的成效。在洪祥坤村上就有一户非常“麻烦”的贫困户,名叫黑日木呷,他在村上是出了名的不讲理,村组干部拿着都头疼。富顺县中石镇卫生院派驻依洛倮村的洪祥坤还记得她第一次走访黑日木呷时,黑日木呷说话基本靠“吼”,根本无法心平气和同工作队交流意见。他可以为户口簿上的某个错别字发几个小时牢骚,甚至还执拗地认为村集体土地产权应该归他所有。越是困难的工作,洪祥坤越是耐心,越是坚持,她坚信政策解释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走访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年后不久,正值大雪封山,洪祥坤就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冒雪走访黑日木呷。黑日木呷看到他们这群扶贫干部真的是用了心、用了情的,不好意思的说:“这么冷的天,你们搞扶贫的干部也辛苦,都进来烤烤火吧。”就这样,渐渐的他也不再顽固了,也愿意同工作队的聊天了。后来黑日木呷还不好意思地说:“我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以前不懂,老给你们添麻烦啦,太不好意思了,以后你们的工作我都支持。”(刘勇军 曾凡川)
编辑:陈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