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龚明清家“喜事”连连:第一桩,经过家门口那条老旧破烂泥巴路终于要开工改建成水泥公路了,“盼了20多年,终于盼到头了”;第二桩,明年这个时候,水果经销商可以直接开车到果园收购枇杷,“光是这个,就能够节省人工运输成本有好几万元”。
![]()
图:交通部门、镇村干部联合勘察待改建的新桥至雷音村道
70多岁的龚明清,是荣县新桥镇麻柳场13组的大五星枇杷种植大户,“个大汁多、肉厚化渣的枇杷,批发价格每斤在七八元左右”。枇杷给龚家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烦恼,“门口那条从新桥到雷音的泥巴村道,又烂又旧,水果贩子根本不愿意开车进来。家里只好请人把枇杷挑到街上(新桥)去卖”,龚家为此每年支付的人工运输成本导致收入减少。“路太烂,抑制了农民栽种枇杷的积极性”,村支书龚贵平也为此烦恼。“要想富,先修路”,新桥镇党委、政府敏锐意识到,良好的交通条件是降低农副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坚实保障之一。而连接螺蛳坝、麻柳场、塘咀三个村11公里多的新(桥)雷(音)村道,沿线有不少枇杷种植园,修好这条路,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在荣县交通运输局帮助下,这条路目前已经完成前期规划、勘察, 预计下半年动工改建。“按设计,现在不到3米的泥路将加宽改建成4.5米的水泥路”,新桥镇副镇长代向程介绍,“建设资金由政府补助和村民自筹两部分组成,政府占大头”。龚贵平说,他们村的村民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
![]()
图:交通部门、镇村干部联合勘察待改建的新桥至雷音村道
“建好农村路、敲响致富门,全面打通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荣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他介绍,荣县将用三年时间,预计总投资超过80亿元,建设对外通道、补齐农村公路短板等,全面改善通行条件,推进“交通+产业”等发展模式,把“交通通道”变成“经济走廊”。(记者 赵永富)
编辑: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