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冯志荣:心怀仁爱书写大医精诚

2014-05-26 10:55 自贡网

0

分享

他是护士眼中毫无架子的“老头”,是病人眼中健康与生命的守护神。在5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内较早提出中医“扶正治癌”观点的医生,央视4套《寻医问药》栏目曾专门来到自贡,为他制作节目。

□ 记者 陈勤

尽管即将迈入八十高龄,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自贡市中医医院医生冯志荣,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无数病人解除疾苦,挽救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大医精诚的人生真谛。

◆ 日常坐诊: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半天时间几乎一直坐在椅子上,精神高度集中地为病人诊断。

这是冯志荣从医生涯普通的一天。

早上8点,冯志荣诊室外的过道里已经坐满了候诊的病人。上班时间是8点30分。8点20分,冯志荣迈着细碎的步子到达诊室。老人精神头不错,宽宽的脸膛,身着干净整洁的衬衫,一头短白发。来不及喝口水,他穿上白大褂,开始看病。

诊脉,看舌苔,观面容,询问病情,看病历,冯志荣一丝不苟。第一位病人喝酒过敏,而且老是口渴。“查过血糖、血脂没?”病人摇头,“查一下,口渴,饮水多,害怕是糖尿病。”冯志荣说。

第二位病人失眠、心慌、胸闷,几年前有类似症状的时候就是在冯志荣这儿看好的。“药不是万能的,要注意心理调适,豁达一点。”冯志荣劝导。

老人说话不疾不徐,也不随意打断病人的叙述,细心询问病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病情疑点。

12号病人是糖尿病患者,却仍然大大咧咧,抽烟喝酒。开好药方,冯志荣反复叮嘱病人戒烟戒酒。“药不是万能的,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懂得爱护。”14号是他接手的一个新病人,除了诊脉,问病情,冯志荣还将病人病历从有记录的最后一页倒着一直翻到了第一页,查看病人病史。

“老头,病人压起得哟。”9点40分,分诊护士进来提醒,顺便看看老人的水杯里还有没有水。因为没有架子,分诊护士一直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头”。

“老头,病人已经挂到30多号了哟。”10点30分,分诊护士担心冯志荣身体吃不消,再次进来提醒。

11点30分,最后一位病人满意地离开。冯志荣端起身旁的水杯,大口大口地喝了将近一杯水,又轻轻活动了一下脚。整整3个小时10分钟,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中途只喝了一次水,上了一次厕所,其他时间都一直坐在椅子上,精神高度集中地没有间歇地为病人诊断。

◆ 仁爱之心:冯志荣说,病人把命都交给你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全心全意地给他看呢?

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之一,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的“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最集中地包含和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医学的最高境界是仁医仁术,一个“仁”字,更是积淀了中华民族最为丰厚和根本的文化底蕴。从医数十载,冯志荣始终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病人,为病人解除痛苦。

1935年,冯志荣出生在岳池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目睹乡亲们遭受疾病折磨,让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196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1981年调入自贡市中医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至今。

病人吴某2012年查出肺癌晚期,这两年一直吃着冯志荣的药。他的女儿代他来开药。女孩看起来惴惴不安,“冯老师,我妈妈让我问问您,我爸爸的病是不是快不行了,您已经放弃治疗了?”“没有啊,你爸爸吃了药怎么样?”“效果挺好的。可是上次您开的两服药才30多元,太便宜了,我妈妈说,是不是爸爸的病已经不行了,您不忍心明说,所以才开这么便宜的药安慰一下病人。”“药方是根据病情调整的,只在于效果,不在于价格。病人活鲜鲜的生命,我怎么会轻易放弃呢!”女孩舒展开眉头,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医生开药的唯一依据是病情,不能有私心杂念。”这是冯志荣时常叮嘱学生的话。

患者李女士,48岁,2012年查出结肠癌。在华西医院做了手术后,李女士身体一直很差,浑身酸软,没有精神,连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后来到冯志荣这儿吃中药。已经吃了快两年,身体好了很多,人有精神有力气了,也可以做一般的家务活。“中药苦,天天吃,吃得我打呕,很多次都想不吃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冯老就鼓励我,说‘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又坚持下来,感觉冯老真的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冯老说,再吃一两服,我就可以彻底不吃了。”已经看到胜利曙光的李女士,提起冯老师,满怀感激。

提到对病人的细心、耐心甚至是将就,冯志荣说,这其实很简单,病人得了病,都很紧张,压力大,作为医生,你要让他坚信,你是全心全意为他看病的,那他的思想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很多疾病都不是仅仅靠药物治疗的,心理调适在其中起很大作用,病人放下包袱,病也好得快。另一方面,病人把命都交给你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全心全意地给他看呢?

分诊护士眼里的冯志荣老师,既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一位需要休息、照顾的高龄老人。每天前来看病的人很多,冯志荣又看得仔细,遇到特别复杂的病症,甚至要看上半个小时,护士真怕老头吃不消。“没办法,只好限号。每天限挂20号,可是限了一段时间,老头自己又‘破坏’了。”找冯志荣看病的有许多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有的千里迢迢赶来,号挂满了,病人十分失望和焦虑。他不忍心,便同意加号。有时遇到农村来的,家庭条件差,没挂号老人也给看了。“现在每天都要看30多个,有时甚至加到40号,看拢12点。”说起这个,分诊护士一脸忧虑。

◆ 上医之境:为患者解除疾苦,是一个医生生命价值的最佳体现,他始终秉承着为医者须医德高尚的宗旨。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指出,为医者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多年来,冯志荣始终秉承这一宗旨,潜心医道,把传承、弘扬中医药事业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他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等有很深的研究,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积累,遇到疑难杂症,总是反复钻研,有一股不攻克难题誓不罢休的劲头。即使是现在,年近八十的他仍时常上网查阅最新医学成果,或者埋首古籍寻觅医药良方。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冯志荣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衡,治疗上主张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倡导药物治疗与心理调适同步进行。诊断上,主张将中医望、闻、问、切与西医望、扪、叩、听及理化检验相结合。治疗上,不仅不排斥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而且极力倡导综合疗法,以实现优势互补。冯志荣灵活运用综合疗法诊治肿瘤、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等各类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肿瘤的治疗,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诊治方案。他是国内较早提出中医“扶正治癌”观点的医生。“根据祖国医学,肿瘤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它本身是一个正虚、邪湿的疾病,扶正培本,就能够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抗癌的能力。”

72岁的北京患者李某,不幸患上了脑血管瘤,导致全身瘫痪、意识丧失,成了一个“植物人”。经北京一家知名医院会诊后,认为肿瘤位置特殊,无法手术切除,只能保守治疗。换句话说就是已经无药可救,可以准备后事了。家人伤心欲绝,只得把他带回老家自贡。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家属把李某抬进了冯志荣的诊室。“按照常理,脑细胞死亡是不可能复活的,但是脑细胞可以再生,脑神经可以重组。”用什么办法使它们再生、重组呢?针对病人的情况,冯志荣反复思量,最后按照补益肝肾、调和气血、化瘀通络、醒脑开窍的治法开出处方。病人不能进食,只能通过鼻饲管给药给营养。连续吃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开始有了反应:蹙眉、眨眼睛,家人欣喜若狂。连续服药5月后,病人竟完全清醒,能够说话,记忆力也完全恢复,连儿时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与外地打电话过来的朋友在电话里聊得火热。消息传到北京,病人原就诊医院的医生也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因为这事,央视4套《寻医问药》栏目曾专门来到自贡,给冯志荣做了一期节目。

正值壮年的刘女士,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遇上耳鸣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白天夜晚,耳朵里面蝉鸣不止。到全国很多医院看过,最后上海的一家大医院诊断为微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性耳鸣”。通俗地说,就是耳朵里的血流得不通畅,导致耳鸣。病虽然确诊了,医院却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深受折磨的刘女士痛苦得一度产生了自杀的想法,甚至连安眠药都积攒好了。正好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冯志荣的报道,于是找到冯志荣,开始吃冯志荣的中药。到如今已经吃了200多服,病也好了八九成。“其实现在耳鸣已经完全不影响我的生活了,白天听不见耳鸣声,只有晚上睡觉特别安静的时候才听得到。”刘女士说,“之所以继续吃药,吃到彻底不响为止,是想以我这个病例,借冯老师这双妙手,为世界上的耳鸣患者探索出一条路。”为此,刘女士将所有的病历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细心保存。

凭着精湛的医术,冯志荣为数以十万计的病人解除了痛苦。好些病人是一家两代、三代都专门在他这儿看病。还有一批重症病人是靠长期在他这儿吃中药维持生命。

在市中医院,从院长到实习医生,几乎每个人都跟着冯志荣学习过。对于勤奋的学生,冯志荣总是悉心传授,“问一返三”。2011年,他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他培养的几名学术经验继承人已经成长为自贡市医疗卫生系统的业务骨干。

风风雨雨51载,冯志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和力量都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医生”这一崇高职业。如今,年近八十的他依然坚持每周四次坐诊,为病人解除疾苦。有患者将他比作是自贡市的“大熊猫”,以形容他的宝贵。可是有谁知道这只高龄“大熊猫”因为脑供血不足和高血压,已经晕倒过6次!每次情况一缓解,他就来到医院坐诊。家人希望他能在家安享晚年,他却放心不下病人,“一个人的生命确实是有限的,我们要利用宝贵的生命里的时间来做更多有益的事,为患者解除疾苦,这才是一个医生生命价值的最佳体现。”

编辑: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