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茂君
1935年12月6日,邑人“厚黑教主”李宗吾在成都写过一篇《姑姑筵的食谱序》,从序中可以看出,李宗吾与姑姑筵老板黄敬临颇有交情。
“厚黑教主”李宗吾
李宗吾(1879—1943年),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幽默讽刺文学大师。于1879年2月3日出生在富顺县管辖的自流井橐柴口。1903年考上四川高等学堂,毕业时由于各科成绩优异,学部奖授他为举人,出任富顺中学教习,1909年升任校长。以后,曾任四川省军政府设计院第三科科长、四川官产竞卖处总经理、四川官产清理处处长、富顺视学、四川省立第二中学(在江油市)校长、四川省教育厅视学。1928年,李宗吾离开教育界,相继任川军将领刘湘、刘文辉的顾问,省府编纂委员。
李宗吾一生多致力于教育,自1912年起,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著成《厚黑学》,对封建社会的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予以深刻揭露和严厉抨击。《厚黑学》文笔犀利,讽刺辛辣,许多见解令人叹为观止;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自成一家,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对传统文化的切肤感受与妙悟能力。《厚黑学》一经出版,就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益。由此,人称李宗吾“厚黑大师”, 李宗吾亦自称“厚黑教主”,被学界列为“影响中国文化的20大奇才怪杰”之一。李宗吾的代表作有《厚黑学》、《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厚黑丛话》、《中国学术之趋势》、《社会问题之商榷》等。
李宗吾的著作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甚至畅谈物理学、经济学。在经历40年代的轰动效应之后,逐渐在思想史上展露出深远的影响力和冲击波,开启了对国民性反思的思辨之路。在华人学术领域,林语堂、梁实秋、柏杨、李敖、南怀瑾、张默生、李石锋等学问大家,对李宗吾思想进行了多方位的推演和研究,认为李宗吾在文化史尤其是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僭越性,是四川为中国现代思想所做出的不可多得的贡献。
姑姑筵老板黄敬临
姑姑筵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成都一家名噪一时的餐馆,四十年代末歇业。姑姑筵创始人叫黄敬临(约1869—1949年),四川华阳人,好诗书,爱古董、字画,喜交游,与耆宿诗酒酬酢时,凡尝得美味佳肴,必向东道主穷本究源,乃至进厨房观看厨师现场操作。
黄敬临此爱好源于家学,“他的祖父,由江西宦游四川,精于治馔,为其子聘妇,非精烹饪者不合选。闻陈氏女在室,能制咸菜三百余种,乃聘之,这便是敬临的母亲。于是以黄陈两家烹饪法治为一炉。”(李宗吾《姑姑筵食谱序》)黄敬临晚清科举上榜,殿试后放广东外任未成行,慈禧太后赏以四品衔,供职光禄寺三载,为慈禧管理膳食,樟茶鸭子、菊花火锅就是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为慈禧创制的,所以黄敬临有“御厨”之称,后任过射洪、巫溪两县的知事。
辛亥革命后,黄敬临罢官回到成都,在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卢作孚的帮助下,在少城公园内楠木林东侧租得一栋房屋,开了一家饭店,以“敬临”谐音取名“晋龄”。饭店以黄敬临的家厨彭辉廷为坐押师(即今厨师长),自己下厨排调。黄敬临曾赋诗述其事:“挑葱卖蒜亦人为,误入歧途万事非。从此弃官归去也,但凭薄技显余晖。”看来,黄敬临开饭店有些出于无奈。
由于黄敬临有精湛的烹饪技艺,饭店口岸又好,少城公园内有五家茶馆为他囤聚食客,游人喝过早茶后,一般都喜欢到“晋龄”早餐。加之他有做过县太爷的名气,又有同窗的吹嘘,一时誉满成都,生意相当火爆。
李宗吾与黄敬临的交往
从1903年考上四川高等学堂起,到1939年李宗吾在省府编纂委员任上被裁员后回到老家自流井止,李宗吾大部分时间都在成都,也是少城公园的老茶客,自然知道少城公园内楠木林东侧的 “晋龄”饭店和老板黄敬临。
一次,李宗吾去黄敬临家拜访,见黄敬临又在抄写《资治通鉴》,就提议黄敬临写一部食谱,因为“复以天厨之味,融合南北之味,敬临之于烹饪,真可谓集大成者矣。”写出来,必成“不朽的盛业”。此议得到黄敬临认同,他回答说:“往年在成都省立女子师范,充任烹饪教师,曾分熏、蒸、烘、爆、烤、酱、炸、卤、煎、糟十门教授学生。今打算就此十门,条分缕析,作为一种教科书。”后来黄敬临又说,餐馆事情太杂太忙,恐怕没有时间完成。李宗吾则建议说:“每日高兴时,任写一二段,以随笔体裁写出来,积久成帙,有暇再把它们分门类;如不暇,既有底本,他日也有人替你整理。”还诚恳提醒黄敬临:六十多岁的人了,“倘不及早写出,将来老病侵寻,虽欲写而力有不能,悔之何及!”黄敬临非常感动,表示要进行食谱的写作。最后还商定,姑姑筵餐馆食谱的序由李宗吾来写。
1935年12月6日,李宗吾的《姑姑筵食谱序》完成。1938年,黄敬临去重庆开了一家姑姑筵,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环境下,姑姑筵生意火爆,想来这段时间黄敬临没有时间来写“姑姑筵食谱”。 1941年,日军飞机滥炸重庆,黄敬临受了惊吓,得了大病,更没心情来撰写姑姑筵食谱了。
李宗吾的《姑姑筵食谱序》完成,黄敬临的食谱却不见下文,直到1949年黄敬临去世。1991年,《中国烹饪》在第7期上刊发了李宗吾的《姑姑筵食谱序》。编者按中说:“文中述及姑姑筵餐馆写有食谱,不知现在存于世否?期待着四川方面有关人士能加以发掘,使之得以流传后世。”后来也没见下文。查2009年李新主编的《川菜烹饪事典》,其中第二编“名店名师”中分别收有“姑姑筵”和“黄敬临”,第一编“烹饪文化”的“菜谱”章中,则没有“姑姑筵菜谱”。
编辑:熊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