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家常兔”能否成为盐都美食新名片

2015-02-27 17:59 自贡网

0

分享

□  记者 周孟娟

自贡人对于兔肉的情结,根深蒂固,口味独特的盐帮菜代表“冷吃兔”自百余年前登上盐都餐桌,就以其特别麻辣咸鲜的特点强烈刺激着自贡人的味蕾。在外学习、工作、生活的自贡儿女出门前,家人总爱炒上几只冷吃兔带上,让家乡的味道和亲人的关爱伴随游子漂泊的身影。

进入新世纪,从流行一时的手撕兔、生焖兔、小煎兔,到近年来风靡全市的鲜锅兔、冷吃兔、干锅兔,兔肉的烹饪方法被自贡厨师发挥得无以复加,吸引了省内外众多食客前来尝鲜。今天,在自贡,吃兔肉已超越了美食范畴,折射出自盐帮菜饮食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正以一道别样的城市景观呈现开来。

全民食兔

吃出来的城市景观

在中国,也许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城市有自贡全城吃兔的这番景象。

华灯初上,穿行于汇东大酒店附近的美食一条街,空气中似乎漂浮着隐隐的香味,鲜锅兔、冷吃兔、汤锅兔……店家使尽浑身解数,烹制各种兔肉美味,引得吃兔食客寻香而来。

一张张木质的方桌,挤满等待的食客,点上一大盆鲜锅兔,能供一桌子人享用。等菜上桌的间隙最“煎熬”,在满屋麻辣鲜香味道的刺激下,食客们不断分泌唾液的口腔期待着美食端上桌。“先来份儿冷吃兔儿不?”精明的老板及时把一份鲜红油亮的冷吃兔往桌上端,于是,拿起的筷子,就再也放不下了。

干辣椒、花椒混合后的香味附着于兔肉上,就着啤酒和自贡特色的龙门阵,10分钟不到,盘里就只剩下红红的一片。冷吃兔的妙处在意犹未尽,此时食客们往往会把再点一盘的冲动压住,因为鲜锅兔冒着热气就要起锅……被仔姜、鲜椒包围的鲜锅兔,肉质饱满,汁水丰富,鲜美细嫩,这些鲜明特色让这道自贡菜“生猛”的麻辣鲜香萦绕口腹,让食客提筷猛吃,辣得流泪,辣得冒汗,却又一个劲赞叹,欲罢不能。

本世纪初,鲜锅兔以“鲜、香、嫩、辣”的特色登陆市场,将自贡人爱吃兔、好辣的所需完美结合,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成为我市餐饮市场独树一帜的美食。纵观全市,主营或兼营鲜锅兔的餐饮店层出不穷。尤其汇东路、自流井老街等地一些鲜锅兔店,每到用餐高峰,家家爆满。节气间,外地游人更是把店堂挤得座无虚席,接连翻台。

如今,兔肉在厨师的手中变幻出更加多样的美食,几乎每一次自贡盐帮菜评选名菜活动中,都能见到兔肉美食的身影。2008年,自贡市商务局、自贡市餐饮美食协会评选出首届自贡盐帮菜名品五十个,其中不乏兔肉菜肴,包括盐商口福兔、石锅手撕兔、王爷椒香兔;自贡市第二届盐帮菜评出的名菜18个中,口味清爽的芭夯兔名列其中;2014年12月30日,首届盐帮菜“三名”评选活动之盐帮菜名菜评选会中,评选出最受自贡市民喜爱和最具代表性的盐帮菜名菜十道,自贡冷吃兔榜上有名。

巨大的需求,催生出巨大的消费。据市畜牧局统计,2014年自贡兔子的出栏量约4700万只,其中既有本地鲜销,也有深加工销售,兔子消费总量,列全省前茅。仅在荣县就形成了生产、收购、深加工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九刀兔”、“品山”等全国知名品牌,肉兔产业发展前景光明,成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的重要副业,

2013年11月,在中国兔业协会主办下,第三十一届“中国兔业大会”在自贡举行,更加证明了自贡在中国兔业界占有一席之地,在推动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开拓市场的同时,更助力于盐都在“食之府”向“兔之都”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草根灶台

“炒”出来的国家地标产品

自贡“冷吃兔”是有百余年历史的盐帮菜代表菜品。对于这一标杆性菜品,并非只有大厨才能驾驭,在自贡,大多数家庭主妇都能将它做到极致。

自贡退休职工邓女士的家庭餐桌,兔肉是主角。每逢做拿手的冷吃兔时,她都先将肉兔去骨,切成大小合适的丁。备料也不稀奇,不过就是常见的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大蒜等。比例多少,下料顺序,火候大小,全凭邓女士自己把握。烹制良久,浓浓的兔肉香弥漫在空气中时,邻居们就知道了,噢,邓女士又炒冷吃兔了。

在市区农贸市场的凉菜店中,也都有冷吃兔的身影。比起家庭自制,外售冷吃兔,配料更足、更丰富。每年春节期间,一些口味较好的冷吃兔店家门庭若市。除一小部分自家食用外,更多的市民是塑封后,邮寄外地馈赠亲友。

近年来,精明的自贡人还将冷吃兔搬到了网上卖。2月13日,记者在淘宝网首页输入冷吃兔字样搜索,跳出多达4465条相关链接,卖家地址显示90%的为四川自贡。其中既有长明、刀刀爽等自贡品牌商家,也有众多个体卖家。

在销量榜中排名前列的一自贡卖家店内,一款售价19.80/200g的冷吃兔,交易成功5075次,累计收藏人气达10453次。自贡冷吃兔仅通过该家网络小店,就征服来自全国各地的4901位买家给予 “好评”留言。

经过百年传承,冷吃兔在盐都普通百姓家生根发芽,借助小灶台,炒出了大品牌。2013年11月30日,“自贡冷吃兔”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家技术审查。这意味着“自贡冷吃兔”拥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成为带有明显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产业符号。

继承创新

兔肉佳肴多达十余种

能够给人留下强烈印象的美食,大都有着强烈的地域性。盐都食兔历史源于何时?兔肉佳肴在盐帮菜中形成什么样的特点?围绕着食兔,自贡又产生了哪些饮食民俗文化?采访中,《自贡盐帮菜》一书作者陈茂君先生为记者一一解答。

探寻自贡养兔历史,并不容易。在写作《自贡盐帮菜》之初,陈茂君查遍地方资料,均不可考。“1936年,荣县城关镇就输出兔皮4万多张。1952年,全市收购兔皮24万张。”从此资料显示,上世纪30年代自贡就开始有兔皮输出了。陈茂君介绍,“自贡属浅丘地区,猪牛羊、兔鸟鱼都非常丰富,这为盐都人形成食兔习惯提供了很好的原料基础。”

自贡以兔肉为原料的名菜肴非常丰富,在家常菜中产生的“家常兔”佳肴多达十余种,包括小煎兔、生焖兔、黄焖兔、陈皮兔丁、海椒兔丁、大安手撕兔、大安红皮兔、荣县花椒兔丁、鸿鹤坝仔姜鲜锅兔、飘香全兔、鲜溜兔丝、兔片、兔花,香辣跑得快、富顺县代寺镇的去骨兔肉等。其中,小煎兔、生焖兔、陈皮兔丁、大安手撕兔、大安红皮兔、荣县花椒兔丁、鸿鹤坝仔姜鲜锅兔等都是自贡人独创发明,它们均具有自贡盐帮菜中家常菜就地就时取材、变化多端、味重醇厚等诸多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风靡自贡乃至成都、重庆的创新菜自贡鲜锅兔,它是自贡家常菜善于使用鲜椒、仔姜的结果。“鲜锅兔是自贡盐帮菜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创新菜,它继承了盐帮菜味厚味浓的特点,又体现了口味上的创新。”陈茂君说,鲜锅兔具有辣得猛、辣得爽、味道鲜、质感嫩等鲜明特色,集近年来自贡盐帮菜创新味型“鲜辣味”之大成。

自贡人爱吃兔,除兔肉本身的细腻爽滑外,还在于厨师运用了当地的调味原料,“如自贡的七星朝天椒、自流井的精盐、同生元的口蘑豆油、豆瓣酱、太源井的晒醋……这些都是成就一道自贡美食的基础。”陈茂君认为,“原生态、原产地、原做法,‘三原’美食理念成就了自贡冷吃兔。为什么自贡盐帮菜厨师以外的厨师做不出地道的冷吃兔?为什么有些自贡人带着自贡美食原材料到外地但做不好自贡冷吃兔?因为主体性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家乡情愫

直抵人心的母味眷恋

不辣不欢的鲜锅兔也罢,回味无穷的冷吃兔也好,盐都人对于吃兔的兴致,归根结底,源于何处?

“母味这个词,是我杜撰的,是从母语这个词借鉴过来的。”陈茂君说,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言或某一种方言”。那么,母味,应该就是一个人最初吃到的一种复合味道,在一般情况下是所在居住地本民族的某一菜系的味道了。

对于“母味”的感触,来自陈茂君的切身体验。“一位自贡朋友在美国留学,那次通电话近一个小时,他什么都没记住,就记住了我介绍的自贡流行的鸿鹤坝仔姜鲜锅兔,并告诫我,别忘了回自贡时要带他去吃。其实,这些都是草根饮食,但他却想到命里头了,这恐怕就是母味在起作用。而我一位去德国20多年的同学,回自贡竟然喜欢吃鲜锅兔里的新鲜花椒,这恐怕也是母味使然。”陈茂君说,自己家做菜历来不辣,做红烧鱼,一般只放6至8枚朝天椒。儿子大学时在北方上的,没辣椒吃,大学毕业后就出国,也没辣椒吃。“出国后第一次回自贡,儿子被高中同学带去吃鲜锅兔,回家就批评家里做的菜不够辣,后来甚至比我们长居自贡的人都吃得辣,我们也感到莫名其妙,如果不是用母味这理由来解释,恐怕就很难解释得通了。”

陈茂君认为,一个菜系、一个饮食流派的形成,甚至一道名菜的创立,都离不开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烹饪原料,二是要有一批名店名厨,三是要有一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高水平的食客。而以上条件,自贡均具备,“比如七星朝天椒乃‘乃四大川椒’之一、团结镇的仔姜等;比如创作了水煮牛肉的范吉安厨师等;比如高水平的食客盐商等。”所以才能形成川菜菜系中独特的自贡盐帮菜流派。

“自贡盐帮菜的主要特点就是调味特别丰富,比川菜其他流派的调味更加麻辣咸鲜,但又不过头,显出特有的鲜辣味来,鸿鹤坝仔姜鲜锅兔就具有这种明显特色。如果人生之初吃到这样的美味佳肴,形成了他的母味,不管时隔多久,身份如何变化,他都忘不了,这就是母味的魅力。”

如此一来,盐都人对于兔肉的钟情,就顺理成章了。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摆脱不了的家乡情愫,是一份直抵人心的母味眷恋。

编辑:dannie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