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寻访三台书院

2015-09-07 20:54 自贡网

0

分享

□ 陈述琪/文·图

一

岁月冉冉,时光匆匆。

书院经历渐行渐远一个多世纪了,显得陌生,显得落寞。然而在传统文化人的心目中,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浓浓文化情愫。一个闷热难熬的下午,忽接党艺先生电话:走,去寻访自流井三台书院!三台书院旧址尚在吗?我在电话的这边急切地问道,电话那边传来肯定无疑的答复。

于是,我拿起相机,夺门而出。公交车在东方广场站稳稳地停下,我在车上已经看到硕大的党君那双睿智的眼睛不停地扫描着车窗。穿街而行,拐进一个小巷,上坡下坎,很快来到一处浓荫蔽日的小院。党君说,这就是三台书院旧址。恍忽间,犹如时空交错:东方广场,红男绿女、车水马龙;书院旧址,宁静安祥、破落不堪。一只银灰色的小猫,突然从院门窜出,温柔的眼神不停地打量着我们这一胖一瘦的不速之客。

二

书院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经对书院作过解释:“院者,垣也”。书院是指用一圈矮墙将建筑物围起来而形成的藏书之所,似乎就是古代的图书馆。最先为政府图书搜集整理和收藏单位,后逐渐演绎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无庸置疑,书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衍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院模式自唐代以降至晚清从制度上废除,延续一千多年。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清光绪末年,书院历史划上句号。在清政府的“改制” 中部分书院消声匿迹。尚有一部分由书院而成学堂重获新生,古代教育和近现代中式教育得以血脉传承。

三

三台书院旧址座落于今自流井区三台社区,斑驳的书院木制大门格外厚重,门枋上“三台寺45号” 字样依稀可见。院坝前一株老干横秋的桉树默然无语。

时间追溯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书院由自流井井绅王余照(朗云)等捐资筹款,在自流井王氏宗祠的秉刚祠内(原自流井区人民法院)创建。因地处三台寺,故名三台书院。由于创办人王朗云是秉刚祠三畏堂的总理,因而历任书院事务均由三畏堂的总理主办。光绪三十(1904)年停办。学院开明办学,所收学生并不限于王氏子弟,兼收外姓外籍学生,一时邻近州县学子云集,声名遐迩。

三台书院至今尚留下姓名的山长、教官有:赵画斋(举人)、张迩安、包汝谐、董镇(皆为名孝廉),最后一个山长是毛选三(举人)。王达之主办书院事务时,曾聘其远支族人王世藩(育生、秀才)做斋长。在众多书院院生中王公辅(仲容,后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李宗吾是最著名的。

现略述首任书院总理王朗云、主讲包汝谐、院生李宗吾事迹于后:

王朗云(1813—1884):复姓王余、名照、号朗云。王楷之子。大盐商。明末清初,王氏祖先由千里迢迢湖北孝感迁入到富顺县板仓坝(今高新区板仓街道板仓小学),王家以凿井煮盐为业。王三畏堂的先祖玉川(号清连)有三个儿子,王三畏堂系王楷在嘉庆年间所建立。王氏家族盐业兴旺发达,王三畏堂名扬四川,乃至全国。王余照是王三畏堂经历盐业100多年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包弼臣(1831-1917),名汝谐,晚年号谷叟,四川南溪人。1876年45岁时,主讲三台书院,从学弟子近四百人。是年乡试,中举者30余人,四方闻名钦慕。1877年46岁时上京赴考,会试被黜,仍回三台书院主讲。包弼臣诗、书、画俱佳,尤擅书法。其书法融碑冶帖,雄强奇崛,苍劲老辣,别开生面,曾得到张之洞、赵熙、于右任等众多名家的高度赞赏。

李宗吾(1879-1943),自流井人。1912年以奇书《厚黑学》惊世,并自号“厚黑教主”,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位奇才怪杰之一”。8岁入私塾读书。1899年,20岁就读自流井三台书院,次年中秀才。李读书成癖,凡古今中外书籍,无所不读,尤爱历史。勤于思索,擅长知人论世。李在三台书院就读时间虽不长,书院开明的学风也影响着青年李宗吾,思想益见解放,为他惊人骇世的黑厚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

举起相机,我流连于三台书院。月芽台、石条凳、吊脚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见证了书院昔日的辉煌与荣耀。我仿佛看到了青年李宗吾翻彚柴口、涉釜溪河那匆忙的身影,我仿佛听到了教官们三尺讲台上那抑扬顿挫的讲课声,还有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

千年盐都,因盐而兴,盐文化烙印在这遍带咸的土地上。两千多年的井盐生产历史,不仅创造了盐都经济的繁荣,而且成就出丰富璀璨的地域文化。明清以来,自贡地区(不含今荣县、富顺两县行政区域)先后出现较为著名的五大地方书院,即炳文书院(自流井东兴寺)、旭川书院(贡井文昌宫,后迁河街)、三台书院(自流井王氏宗祠秉刚祠)、育才书院(大安大安寨)、酌经书院(贡井文昌宫)。如今五大书院旧址或遭拆毁,或改为民舍,面貌全非,令人痛惜。陷入深深沉思中,我们多么急切希望三台书院能早日像贡井旭川书院一样例入文物保护单位啊。好在社区的负责同志已经动议由社区先行立碑保护,我心快然。

夕阳下,三台书院一如往日的宁静,唯有手中相机发出咔咔的声响。告别书院,东方广场已经是华灯初放。

编辑:张昊灿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