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出版的《自流井》(第一集)
陈茂君
本文所记的几首妙趣横生的竹枝词,见于樵斧所著、成都聚昌公司1916年出版的《自流井》(第一集),据今已有百年。据钟永新先生考证,“樵斧”真名傅崇榘(1873—1918年),字樵村,曾用笔名樵甫、樵斧、热心冷官、过来人等。傅崇榘出生于简州(四川简阳),后迁居成都,为成都报人先驱,宋育仁弟子之一,代表作为《成都通览》(1909年成都通俗报社出版)。1900年始,他先后创办过《算学报》《启蒙通俗报》《通俗日报》《通俗画报》等;1900年还在桂王桥北街创办了成都第一家公众图书馆“阅报公社”。他所编撰的《傅氏丛书》计有《中国历史大地图》《四川省文明进步图》《西域古今改革图》《考订长江水道图》《“山海经”古地今注》等。
樵斧在《自流井》(第一集)自序中说:“予好作游记及地方风土志,每主一处,必将风俗物情,拉杂记载,刊印成书以便行旅,四十年来足迹半天下,著书凡一百数十种,而地方游记居十之一,已刊行者为日本闻见录、大阪观会记、滇南纪程、长江路程记、川江路程记、宜昌入蜀程栈记、黔西征尘、西征日记、全川路程记、松潘游记、重庆指南、川省利病书谬”等。1915年冬他蛰居自流井半年,第二年“七夕”写成此书,11月出版。该书所记甚多,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将书中与自流井饮食生活有关的竹枝词摘录于后,稍作杂感而已。
一、 自流井的牛屎粑
一个铜元买一圆,厚如烧饼大于盘。
天晴遮日阴遮雨,早作柴烧午作餐。
百年前,自贡盐场凿井、汲卤主要靠牛做动力,一口井多则需一百多头,少则也需七八十头。作者估计,全自贡盐场,工作牛不下十余万。食料以青草为大宗,也喂精饲料胡豆,夏天还要喂生鸡蛋、到池塘里滚澡,防暑降温。1915年5—9月,自贡盐场发生牛瘟,死了近5000头牛,闹得来盐场缺卤水煎盐。那时自流井附近乡间有许多专门种牛饲料草的农户,每于三月春草生长时,警察所还要出专门的告示,禁止偷割青草。
牛多自然牛屎也多,这牛屎可不能随便扔掉,而是加上点废弃的杂草,拌在一起做成牛屎粑,干牛屎粑是非常好的燃料。因此,在有盐井的地方,满墙遍地都晒有牛屎粑。牛屎粑大如斗笠,厚约一寸,中间有一圆孔,有的还印有花纹。牛屎粑晒干后才能卖,大的一饼十一二文,小的一饼八九文。于是就能经常在自流井街面上看到,有用篾绳串起挑着牛屎粑叫卖的,也有头顶着一两饼牛屎粑行走的景象。还有谚云:“到自流井,闻牛屎都是香的。”那时的牛屎饼,干后有一种清香之气。约定俗成,卖牛屎粑所得之钱,归牧牛的“牛牌子”所得。
百年前,自流井的柴非常贵,每斤八九文至十余文,煤炭由威远县小河运来,每斤约八文以上,平民烧饭少有用煤者。杠炭甚贵,每斤约四十文。所以大多人家烧锅煮饭主要靠牛屎粑。
既然牛屎粑是自流井人家烧锅做饭的主要燃料,这就有生意可做。夏秋天气好,牛屎粑容易干,出货多,价格也就便宜,每饼四五文就能买到。到冬日,雨多,牛屎粑不易干,就贵,一饼就能卖八九文。于是就有人夏秋买了大量牛屎粑来囤起,到冬日出售,获取价差。
大家都知道,自贡有道美味,叫火鞭子牛肉,制作时,先要片好肉片,再渍再烤再卤再放调料,然后装盘上桌。烤这道工序,就非得用牛屎饼来烤才香。
二、 过年偷青不为偷
新年时节上元灯,绿女红男去采青。
笑骂由他终不管,为官为贼一般心。
自流井新年上元灯节男女出游,窍取他人所种之青菜名曰“采青”,任人谩骂亦必将菜取回,又一说云,如采青有人骂则吉。
我是在沱江边的小镇上长大的,记得儿时正月初五也要去“采青”——我们叫“偷青”,由父亲带着。我家几弟兄摸黑走出小镇,来到张大爷的菜地边,既紧张又兴奋,小心脏在胸膛里噗噗乱跳,然后拔起一棵青菜,或者掐一把豌豆尖、摘一把牛皮菜。这时,张大娘就会远远地“骂”开了:“哪家贵人看得起我地里的‘金’,看得起我地里的‘银’,你就随便拿吧。”“贵人拿了我的‘金’,拿了我的‘银’,你家就‘金’满仓,‘银’满堂。”……父亲就大声回答:“借你吉言,恭喜发财!”我们就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回家,然后白水煮了青菜,蘸熟油海椒吃。
后来才知道,其实事先父亲与张大爷约好了的,不约也可以。主家要骂,骂了才吉利。但“偷青”也有原则,就是不能“偷”得多,多了就是真正的偷了。再者是不能糟蹋菜园子。
三、七星朝天椒
性情暴烈惹风潮,味要和平缓缓调。
怪得人心都辣坏,劝君少吃七星椒。
这首竹枝词是讽刺人心不古的,其中用“七星椒”来比喻,下有自注:“七星椒辣性最烈,自流井之特产也。”
在书中“自流井之食品”中,作者还写道:七星椒“辣力较鸡心椒尤重,川省所出者,以此处之辣味为第一。”“辣椒之最烈者,为七星椒,其力倍于鸡心钮子等椒,长寸许,每攒七枚,如标梅七实,故名七星,每十斤一千一二百文,新店子地方所出,距井四十余里。”
自贡七星朝天椒与永川的尖尖椒、泸州的单子朝天椒、攀枝花和凉山的小米辣为四川的“四大名椒”。七星朝天椒就是七枚椒果为一撮生长在一个果蔸上,朝天(朝上或者斜朝上)生长的辣椒,产于威远、荣县一带,以威远县新店子产的为最佳。
自贡的七星朝天椒为川省辣椒之最烈者,百年前就有此说了。当然,百年前的价格也不菲,一斤七星朝天椒卖到一百一二十文,当时好的猪肉才卖二百文一斤呢。
四、面馆之大灯笼店招
一个空心大老官,圆如巨瓮塞门前。
大灯原是渝城派,莫误内江烧酒坛。
这首竹枝词说自流井面馆的店招是一个挂在店门口的灯笼,其圆大如黄桶,内可容人,与重庆面馆的店招一样。虽然没说面馆为什么用大灯笼做店招,但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自流井在赶重庆大码头的时髦。
书中还谈到,自流井“新年正月十五,售元宵汤元者,有如碗大之汤元,悬作招牌”。其实,当时自流井还有卖火鞭子牛肉的,挂一张一尺多宽三五尺长不穿孔的牛肉布作招牌,书中没有谈到。
编辑:张昊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