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那些常说的土话 搞火都是这样而来的

2016-05-31 21:19 自贡网

0

分享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学办主任王浩称,“如果现在不把自贡方言的词汇、语音特点记录下来,不注重搜集方言谚语,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消亡。”对此,“老盐工”非常认可,同时,他也表示,自贡方言在运用上,不要一味地追求同音,在字面上也应该根据当时的演变过程,逐字推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贡方言。

为此,“老盐工”罗列了一些自己收集到的方言背后的故事,虽不能确切考证,但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让自贡市民领略自贡方言的博大精深和语言魅力,激发作为自贡人的自豪感。

传承历史大事件    “解手”的由来

现在,解决内急,一般会文明地说,“上个洗手间”,以前,土得掉渣会说,“上茅司”,自贡人把解决内急称作“解(gai)手”,那么解手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此后,常年的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川人几乎被“杀得鸡犬不留”。

清政府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当时的百姓,很多不愿意居家迁徙,所以,清政府强行捆绑百姓入川,在行进过程中,由于双手被绑,需要解决内急时,就会向押解官兵说,“要去上厕所,把绳子帮我解开,”久而久之,就简化为了“解手”,人们也将“解手”比作解决内急。

“老盐工”介绍,如今,自贡方言中还留有当时人们带到自贡的方言特征,如自贡人说上街(gai)、中间(gan)等,都是由粤语保存而来。

与时代息息相关    “吃响杆儿”和“笋子煎肉”

都说吃在四川味在自贡,在自贡方言中,有很多都与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贡人把没占到便宜叫“吃亏”,穷得揭不开锅叫“喝西北风”,教育娃儿叫“吃响杆儿”、“笋子煎肉”。

“老盐工”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物质生活相对匮乏,难得吃上一回肉,小孩子们嘴巴馋,常常“游”到家长喊要吃嘎嘎,这时,大人就会说,是不是又想“吃响杆儿”或“笋子煎肉”了,吓得孩子们一溜烟儿就跑开了。

响杆儿,一般指竹篾片,在乡村用于驱赶家禽家畜。过去,许多家长教育孩子多用这样的“家法”,“老盐工”称,因为那个年代吃嘎儿(肉)很不容易,把被家长打叫做“吃嘎儿”,或者叫吃“笋子煎肉”,“非常幽默风趣形象,调侃意很味浓。”

“老盐工”表示,这些自贡方言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人们在忍受匮乏物质的同时,在语言上加以调侃,也表现了一种不服输、努力奋斗的精神,是自贡精神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调侃,也是调剂,自我安抚,把困难当作笑料,让自己更有动力。”

生活中演变而来 “撒过”还是“刷锅”?

自贡人把一件事干完说成是“撒过”,如电影放映完毕,在影院内就会响起“撒过了,走”的声音,那么,“撒过”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出现在自贡方言中的呢?

“老盐工”介绍说,自己刚上班那会儿,在盐厂工作,从更老的老盐工哪里得知,以前,没有天然气,家家户户都是烧柴,每天吃完饭后,炉灶内的柴火还有余温,锅中的水也还是热的,在冬天,主人家就会将就锅中的热清洗灶台、碗筷,最后一步才是把锅洗刷干净,“锅头既然已经洗刷完毕,那就没有饭吃,饭局结束,自然就是‘刷锅’了。”

他说,逐渐地,人们就将“刷锅”比作一件事情已经做完,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发音不标准,在岁月飞逝中,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自贡人所说的“撒过”,“很多方言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细细想来非常有意思,很形象、很有表现力,”“老盐工”说,自贡方言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

这些方言故事仅是博大精深的自贡方言中很小一部分,可以从中看出,自贡方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方言,“老盐工”说,作为自贡人,我们不该妄自菲薄,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每个自贡人都应该努力让自贡方言像粤语、东北话一样登上大雅之堂。

编辑:Frank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