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妇联改革谱写华章 ——市妇联特色品牌项目集萃

2018-03-07 21:35 自贡网

0

分享

 

紫薇花家庭微公益项目

近年来,市妇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和妇女发展的变化,以党政所需、群众关注、妇联所能为出发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为动力,加大工作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在组织动员各界妇女建功立业、创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尽心竭力增进妇女群众民生福祉、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幸福家庭建设等方面,不断打造特色项目,着力解决服务妇女儿童“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2017年以来实施的项目,呈现出重点突出、提档升级、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特点,实现了在省内有位次、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效应。

家庭教育走进“百镇千村”

“紫薇花”传递正能量

2014年3月,“紫薇花家庭微公益”项目在贡井区老街子社区悄然铺开,搞活动、送温暖、做卫生……志愿者们给社区带来一路春风。一个以盐工为主的老社区,和谐温馨,到处传递着正能量。目前,市妇联全国首创以家庭为单位的“紫薇花家庭微公益”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带着孩子做公益”的“全家总动员”志愿服务模式,已经组织开展活动1060次,派出巾帼志愿者3450余人次,服务老人、儿童、妇女、居民31800余人次。

“紫薇花家庭微公益”项目以“五助五坊”为载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和对象,形成“五助五坊”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五助”:助老人、助儿童、助妇女、助家庭、助社区;“五坊”:吾老暖心坊、儿童希望坊、巾帼手工坊、家风读书坊、社区公益坊,开展“每天志愿服务”。项目现已招募巾帼志愿者家庭317户1050余人。

2018年2月26日上午,老街子5组杨桂芳与几位大妈聚在一起聊天时,一提到“紫薇花家庭微公益”项目,她们就连声夸赞“办得好!”这些普通的居民,如今已成为志愿者。居民们说,还有一位年龄最大的志愿者特别令人感动,他就是80多岁的张泽君。张泽君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周末课堂”,连续4年给社区的留守儿童免费进行美术书法辅导,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项目中组建的自贡市巾帼志愿者家庭联盟,通过绿色环保、文明传播、关爱互助、科普体验4个支队,带动其他不同类型的支队实施公益活动,今年已完成四区及高新区、富顺县、荣县支队的建立。

项目开展至今,项目办与市灵犀义工联合会中的学联、学院等3个分会,6个支队签订了公益合作协议;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等5家爱心商家和单位建立了常态志愿服务模式;发放《紫薇家风录》317本。

紫薇花家庭微公益项目通过条块结合、连锁互动的家庭微公益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家庭”这一最基础的社会细胞和妇联最重要的工作载体,在全社会“倡导家庭微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达到了“帮扶困难人群、促进家庭和睦、改善社会风气、创新社会治理”的效果。

三新项目

“三新”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女新市民”为切入点,市妇联自2014年3月以来,先后投入56万元在沿滩新城板仓社区、大安区三多寨同春村等5个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区域实施新家园、新女性、新生活“三新”项目。通过对妇女进行学习培训、引领提升,带动“农民”转“市民”,以“人的城镇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项目围绕“转移人,提升人,服务人”,通过搭建“党政群团—专家联盟—公益组织—基层妇联”四位一体的“女新市民”发展服务平台,重点通过开展“五子、五提升”活动(即换好脑子,提升思想意识;当好学子,提升素质修养;谋好路子,提升发展能力;教好孩子,提升家庭教育;过好日子,提升生活品质),引导女新市民带动家庭,奉献社会,持续提升“女新市民”的综合素质,带动“农民”转“市民”进程中的家庭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的全面改观。

“三新”项目实施四年来,开展了思维启迪、家庭教育、就业技能、公益主题等各类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共计240余次,服务群众10000余人次,“女新市民”“城市新家庭”及社区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项目实施后,所在村、社区出现了“三下降、两增强”。三下降:与项目实施前比较,邻里纠纷下降了30%,妇女维权和家庭纠纷下降了35%,城市小区社会治安案件下降了30%。两增强:一是农转非居民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增强,坚定了“我是城里人”信念,真正感觉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二是政府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力度增强。一些不配合政府工作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群众更加自觉地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开发建设。

该项目受到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焦扬的批示和肯定。省社科院(省城镇化研究中心)对此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评估,认为该项目具有“低成本、造血式、普适性”的特点,开启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创新治理的新路子,并以《自贡聚居区农民城市融入探索和实践》为题,把该案例纳入到了《2016年四川城镇化发展报告》中。

巾帼建功

“双百计划”联百村

2017年,市妇联启动“双百”行动计划,即“百岗联百村”和“百企联百村”,动员100户企业、100个“巾帼文明岗”利用各自优势,到2020年完成100个村的结对帮扶工作。通过产业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公益讲座、精神扶贫、关爱帮扶、基地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进而带动贫困家庭“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实现稳定脱贫的奋斗目标。该项活动于2017年4月启动,全年整合资金306.93万元(其中公益捐款189万元),完成42个示范岗(企)村的帮扶结对工作。举办公益讲座122场,受益家长4200余人次;开展各类培训43场,培训968人次;新建彩灯制作、缝纫、手工缝织等5个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解决贫困妇女和留守妇女就业460人。

记者在贡井区桥头镇白房村了解到,建立在该村的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缝纫基地,由市妇联牵线搭桥,花派制衣公司、自贡中成村镇银行股份公司参与搭建的“企银村”合作平台,以点带面帮助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贡井区妇联主席邓朝霞介绍,该项目累计投资58万元,其中,由市妇联划拨项目资金5万元,花派制衣投入3万元,村集体投入资金50万元。市妇联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贡井区妇联组织厂方、镇、村对项目合作实施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协调磋商,镇、村两级积极作为,务实推动。白房村于2017年6月9日与花派制衣厂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白房村缝纫基地项目顺利实施。

桥头镇妇联利用“农民夜校”平台,以“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为导向,累计培训留守妇女20余课时,共帮助2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妇女7人,实现收入43万余元。

随着我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妇女、居家妇女、返乡妇女等不断增多,引进产业发展居家灵活就业,是从源头上破解产业空壳、家庭空心等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桥头镇缝纫基地既能很好引导贫困村妇女自强自立,依靠发展生产脱贫,又能较好地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是市妇联打造出的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

双百计划

家庭教育走进“百镇千村”

“孝、爱、亲、和、廉”,家庭教育在我市蔚然成风,传统的家风家训,让人们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家庭,传统文化稳稳地占据社会力量的制高点。2017年,市妇联抓住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扎实开展“幸福家庭行动”,全面普及家风家教,努力建设繁荣幸福新自贡。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扎根寻常巷陌,凸显百姓家风的可传可学。全市共推荐132户家庭参选“孝爱和乐、亲善教子、勤俭自强、扶贫助困、清廉敬业、绿色洁美”等六大类自贡市“最美家庭”,60户家庭脱颖而出,群众参与度创历年最高。全市“妇女之家”参与“晒、议、讲、展、秀”活动的家庭数8万多户,参与群众数30多万人;晒出的家庭照片6500多幅;举办最美家庭故事会520多场;举办家风家训展示、评议会480次;征集好家风好家训1100多条,征集幸福家庭最美时刻摄影照片700多幅。

580余所家长学校覆盖全市社区和学校,推荐优秀讲师到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围绕“孝、爱、亲、和、廉”进行主题授课。通过机关全覆盖、市级“四好村”全覆盖、市、区县党校全覆盖的“三覆盖”宣讲,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幸福使者·母亲课堂”、家风家教微课堂等家庭教育讲座,共举办1200余场,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

搭建市、区县、乡镇、村社四级微信群矩阵,制发《自贡市家风家教微课堂矩阵管理办法》,新建105个“家风家教微课堂”,定期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重点讲授家风家训。首次制作录播的“科学家教走进田园农家”音频教材,分为家风家教、法律法规、文明礼仪、安全生产、禁毒防艾防邪等7大版块100期,通过“村村响”广播全年滚动播出。在全市开展征集家规家训、对联漫画书画、摄影图片、家庭才艺及家庭故事情景剧视频等4大类家庭文化作品,共收到各类家庭作品2100余件,家规家训2000余条,现已印刷完成《盐都好家风》书籍3000册,已陆续发放。“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进乡镇、进村社、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巡讲,树立了家庭教育的良好口碑。

幸福使者公益平台

巾帼建功展风采

大安区大安街马草山社区办公大厅内的7名人员是地地道道的“娘子军”。在社区党委书记张惠琴的带领下,她们深入践行社区“四真”群众工作法(即联系群众用真心、关爱群众动真情、服务群众下真功、造福群众见真效),社区先后荣获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社区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书记张惠琴先后获得大安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自贡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四川省“优秀党组织书记”、自贡市“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去年底,马草山社区办事处被市妇联授予市级巾帼文明岗。

我市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已开展21年,得到广大妇女的热情响应和积极参与。截至2017年底,我市成功创建巾帼文明岗342个。其中,全国巾帼文明岗17个、省级巾帼文明岗26个、市级巾帼文明岗299个,参与创建的妇女达20万人。2017年,为更好地发挥巾帼文明岗“创建一个岗、树起一面旗、培养一批人、服务一方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妇联对2015年以前命名的市级358个巾帼文明岗进行了全面复查,对不符合创建条件,先进性、示范性、带动性作用发挥不好的102个岗位予以取消资格(其中,取消全国巾帼文明岗3个,省巾帼文明岗6个,市巾帼文明岗93个),对其中符合条件的256个进行了重新命名。

巾帼文明岗以区域、行业为重点,开展交流学习和特色服务活动;搭建自贡妇女“紫薇花流动课堂”平台,为巾帼文明岗开辟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途径;搭建“盐都巾帼”风采宣传平台,讲好“盐都巾帼”的故事,展示平凡岗位不平凡的业绩……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先进典型脱颖而出,巾帼文明岗已经成为妇联工作最宝贵、最响亮、最有活力的品牌之一。

幸福使者激发幸福动力

春节前,沿滩区龙湖远达社区“围裙妈妈”烘焙课堂热热闹闹,居民王佑兰与20多名社区妇女在这里学习包包子的手艺。这些由女性社会组织承接实施的项目,敲开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大门。

2017年10月14日,市妇联“幸福使者公益平台”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各渠道招募,吸引女性社会组织入驻幸福使者公益平台,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让社会组织承接基层服务。幸福使者公益平台吸纳和孵化了13家社会组织,包括社工机构、志愿社团和心理帮扶机构三大类。

市灵犀义工联合会是较早申请入驻的社会组织,承接了远达社区DIY巧手沙龙项目。社区项目执行人林伍强告诉记者,该项目围绕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而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远达社区办公区,墙上一面鲜红的党旗下,醒目地写着“道德银行”四个大字,居民们排队在这里存取,两名社区工作人员正回答着居民们账户上的“余额”。“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都会获得道德币,道德币可兑换油米,也可优先兑换社会组织的服务。”社区主任牟媛媛告诉记者,尤其是兑换社会组织服务这一项,颇受居民们欢迎。

龙湖远达社区共有7名工作人员,承接着32项政府职能工作。待社区居民全部入驻后,居住规模将达到3万人。社区党支部书记熊小兵告诉记者,社会组织承接部分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减轻社区的工作负担,还能拉近社区干群关系。

据了解,2018年幸福使者公益平台将团结更多社会组织,在服务范围上将覆盖更多社区,在项目内容上也将更加丰富多彩。(记者 冉昌龙 欧阳敏)

 

自贡市2017年以来获得妇联系统省级以上表彰(表扬)的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一)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自贡市公安局大安分局龙井街派出所

(二)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王中平  四川平扬律师事务所主任

 

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一)全国巾帼文明岗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富顺县地方税务局第一税务所

自贡市沿滩新城区龙湖远达社区

(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叶秋棠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科主任

(三)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全国“最美家庭”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周治芳家庭

 

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

(一)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王艾平   自贡市川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二)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李成秀   自贡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主任

甘雪梅   四川红味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广宇   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局长

张惠琴  自贡市大安区大安街马草山社区党委书记

杨    帆  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

陈    林  富顺县骑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龙须村第一书记

肖    琼  中共自贡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

(三)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

自贡市自流井区环境卫生管理站

四川省富顺县地方税务局

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自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四川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一)四川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自贡市妇女联合会

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

自贡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

富顺县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

(二)四川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张    琴   自贡市妇联权益宣传部副主任科员

郭    珊   四川瀚毅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虞依锫   荣县司法局司法助理员

郑  雅   自贡市自流井区妇联副主席

 

四川省巾帼文明岗、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

(一)四川省巾帼文明岗

自贡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

自贡市沿滩区地方税务局第一税务所

自贡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荣县人民法院道路交通巡回法庭

(二)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

陈大兰   四川振鹏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品质部经理

陈  林   富顺县骑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龙须村第一书记

王姗娟   自贡市大安区新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何院村第一书记

 

四川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一)四川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自贡市妇女联合会

富顺县教育局

自贡市大安区妇女联合会

自贡市沿滩区王井镇王井社区家长学校

(二)四川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吴文红   自贡市关工委文教报告团成员

李吉光   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副校长

杨泽玉   自贡市大安区桃花山学校副校长

余   凡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党委书记

 

四川省“最美家庭”

(一)四川省十大“孝爱和乐最美家庭”

富顺县曾道珍家庭

(二)四川省十大“绿色洁美最美家庭”

自贡市自流井区王典华家庭

 

四川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一)四川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

自贡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

自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自贡市自流井区妇女联合会

自贡市沿滩区统计局

(二)四川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个人

曾春燕  自贡市妇联发展部副部长

罗  璇  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助理审判员

王烜锴  自贡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科科长

降红玉  自贡市贡井区统计局统计师

杨  英  自贡市大安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护师

张婷玉  自贡市贡井区教育局科员

游红霞  荣县教育局机关工会科员

幸   英  富顺县富世镇城西小学校德育主任

编辑:周童天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