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富顺县童寺镇:蚕吐“金丝”织就群众致富梦

2020-05-22 17:32 自贡网

0

分享

“以前因为交通限制和地形结构,桑树品种良莠不齐。但是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培训,现在这些桑树质量高、抗性强,产量也比较高”富顺县蚕桑中心负责人介绍道。5月22日上午,富顺县赵化镇、飞龙镇等4个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蚕桑业主在县蚕桑中心带领下,来到童寺镇石坝蚕桑基地进行专门考察学习。

作为童寺镇蚕桑致富带头人的曾佐国,原本在外地务工,2018年下半年经村党组织宣传动员,他作为优秀农民工,主动回到本村发展。2018年11月,曾佐国开始思考谋划,并流转本村土地发展蚕桑产业,创办了富顺县国艳种植家庭农场。

在石坝蚕桑基地,桑树随处可见,一片一片的桑树葱葱郁郁,蕴含勃勃生机。“我们已经流转土地180余亩,流转的土地很多都是山丘荒地,现在全部都利用起来种植桑树。”栗寨村党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蚕桑基地,以前很多都是荒地,在家老年人无力耕种,曾佐国就流转荒地种植桑树,每亩流转费在200—400元不等,既发展了产业,又整治了撂荒地,群众都很支持。

走进基地蚕房,一排排蚕架摆放有序,这一季蚕宝已经吐丝成茧。对于蚕房的建设,曾佐国先后走访周边区县以及绵阳、达州等地,吸取了先进地区经验。这个蚕房宽敞明亮,附属功能房配备齐全。由于是初期生产,曾佐国表示,今年产值将达30万元左右。到了丰产期,产值将达70余万元。

曾佐国的父亲曾品明,曾是村党支部书记。对于蚕桑产业发展,曾品明还看重该产业的社会效益,“一方面我们要支付群众的土地流转费,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临时就业,这样能带动群众增收”。据了解,去年该农场在土地平整和桑树管理上,就支付群众务工费达10余万元。下一步,农场还会扩大规模,周围群众能够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童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坝蚕桑是全镇第一个初具规模的蚕桑产业,也是“归雁经济”的典型案例之一。接下来,该镇将抢抓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机遇,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振兴的“童寺路径”。(吴佩云  曾凡川)

编辑:马莉莎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