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 卜一珊)6月30日,由自贡市疾控中心牵头制定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艾伯特埃希菌分离及鉴定方法》正式发布,实现了在国家标准制定上零的突破。
据悉,艾伯特埃希菌是2003年发现和命名的埃希菌属中的一个新种,是与人散发肠道感染及数起胃肠炎病例暴发事件相关的一种食源性病原菌。
2012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指导下,市疾控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合成立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艾伯特埃希菌的分离与病原学研究。研究团队通过努力,建立起艾伯特埃希菌的分离及鉴定方法,证实该菌在中国的广泛存在,在国际上首次建立艾伯特埃希菌血清分型体系,并以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大大提高检出效率和特异性。目前,该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山东聊城、海南海口、云南大理、山西太原,明确了艾伯特埃希菌在我国的流行特征。
研究团队在对该病原菌不断深入研究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成果转化,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和团体标准。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团体标准1项,为我国建立艾伯特埃希菌的监测预警体系,应对该病原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撑。
另据了解,近年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的理论指导下,市疾控中心在国内首次发现了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O128:H45、艾伯特埃希菌、脓毒分枝杆菌、外来分枝杆菌和奥巴涅分枝杆菌等5种新病原。
编辑:冉华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