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工作开展形式,将群众需求与实践活动精准对接,针对性开展群众服务,切实做到问需群众、服务群众、满意群众。
整合生产劳动资源,完成服务群众供需闭环。
“我因为要在家照顾孩子没有去上班,现在社区开设了便民服务实践,让我不出小区就实现了就业。”在沙山社区为群众提供缝纫服务的刘大姐开心地说。沙山社区的办公阵地在富顺县规模最大的小区“西城壹号”的商业层,疫情期间开展小区封闭管理,居民不便外出,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沙山社区根据群众的需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建立起便民服务实践站,在小区内招募了一批能手巧匠,设立了缝纫站、摄影站、理发站、暖心烘焙、妇女工坊等功能性服务点位,在位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就业创收的岗位。
沙山社区饶隆萍表示,便民服务站不仅解决了小区居民的迫切所需,还与后街社区等老城区社区结对,在妇女工坊中出售在家妇女制作的鞋垫、香包、棉鞋等手工制品,拓宽他们的收入途径,也尽量带动老城区社区的“居民轻生产”发展。
多方位贴心服务,让失地转业村民不心慌。
7月9日下午,富世街道槽店村第一书记许珑在会议室里热情洋溢的为全村20余户失地村民介绍着就业岗位情况,引导大家尽快走出迷茫适应新的生活。不久前,某地失地村民因赌博输掉所有赔偿款后跳楼自杀。这个新闻让许珑忧心忡忡,槽店村的部分村民在拿到赔偿款后没有就业工作,时常到牌桌上消磨时间。许珑结合文明实践站的服务职能,设立“新居民服务站”,专门为参与土地流转、拆迁占地的村民提供就业、创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并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村民开展法律知识、技能知识培训。近期他还通过自己的派出单位联系到部分公司企业,愿意为村民提供保洁、安保等岗位。
许珑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开展不仅让村民们有了更好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也将村中的富余劳动力整合了起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力量。
发扬文明实践精神,变“关怀”为“暖心”。
富世街道友爱村“情满端午”文明实践活动会场上,20余名困难儿童在友爱村办公阵地一起包粽子、过佳节。第一书记张锡磊为孩子们演示包粽子,却只包出一个形状怪异的粽子,惹得孩子们哄堂大笑,活动气氛其乐融融。友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胡正芳表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更加注重活动的参与度与互动性,不再一味的送慰问表关怀,而是在活动形式与内容上下功夫,用真切的“暖心交流”代替生硬的“送礼慰问”,让村民感受到真诚实在的关心关爱。
富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追求“实在”,重视“参与”,体现“尊重”,让文明风尚如春风细雨一般润物无声。富世街道也将在参与化、创新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唐皓麟 曾凡川)
编辑: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