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小暑已过,大暑将至,天气异常闷热。在富顺县骑龙镇大田村一处撂荒地里,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郭平正在忙活着,她要赶在夏收前把村民撂荒的200多亩土地流转出来,进行统一整理,并在今年小春前把柑橘苗定植完成,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31岁的郭平担任大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已有两年时间。去年,她带领平均年龄30岁的村“两委”干部发展了柑橘、青蛙+泥鳅+稻谷综合立体养殖等村集体产业。
现在,说起这名全县最年轻的返乡优秀农民工村党总支书记,村民都认为郭书记人虽年轻,但却敢想肯干有魄力。但在这之前,郭平想要发展集体经济却不被看好。村民欧芝春是一名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看着与自己孙辈年龄差不多的郭平,和很多村民一样,她也曾有过担忧,“开始大家都不是很看好他们,觉得他们太年轻,成不了事。”就是在这种质疑声中,郭平带领村班子成员,挨家挨户为村民讲解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里集体产业发展。慢慢的,看到郭平为了改善大田村的面貌所做的努力,看到村里正在发展壮大的集体经济,村民们改变了看法,对她、对村里的发展都有了信心。“他们年轻人确实干劲足,有能力有担当,能干好事业,相信我们村会越来越好。”欧芝春说。
在和村民们交流流转土地的事宜时,有村民叫她郭美女,也有人叫她“郭总”“郭大侠”,村民说这样叫她觉得亲切,而郭平说,可能是乡亲们觉得她是男孩儿性格。
就是这样男孩儿性格的郭平在同事眼中不仅做事雷厉风行,甚至有些“不计后果”。大田村以前是个实实在在的空壳村,年轻人外出打工,集体经济薄弱,无法从金融机构申请到发展资金,“没钱办事”是郭平想要发展集体经济遇到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平带领我们村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分别贷款15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文书陈腾波回忆起当时郭平提出这个想法时,现在都觉得“很大胆”,不过他们愿意陪着这个敢想敢干的书记一起“拼一把”。“总要有人出来做这个事,最坏的结果就是把15万赔了,但是我有信心能做好。”郭平说道。现在的大田村,发展标准化现代柑橘600余亩、青蛙养殖20余亩,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2020年预计将超过50万元。
“我们一个村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一个家庭必须要有自己的资产,才能变得更好,家人的幸福指数才会更高。”有过两年打工经历的郭平认为,村民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是迫不得已。如何给村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发出更多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就能挣钱养家的产业,是她作为一名村党总支书记应该思考的事。她希望村里的每一个小家庭都能一家人在一起,没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而只有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留在村里也能挣到钱养家糊口时,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在这个动力驱使下,她积极回引培育优秀农民工20人回乡创业,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下一步,我还想着继续扩大集体经济规模,发展电商产业,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有才之士参与村里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站在柑橘园中,说起大田村未来的发展,郭平已经有了规划。
实干做先锋,担当践初心,郭平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巾帼风采,今年5月,郭平被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记者 郑鑫玉)
编辑:冉华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