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接下来也要硬化,预计今年9月份就要动工了……”7月21日,在荣县保华镇青杆坪村,该村第一书记刘东开车搭着记者一行人,行驶在泥泞的村道上,起伏不平的路面,让车里的一行人抓紧了扶手。
回想起2017年刚来青杆坪村的时候,刘东感慨,第一印象便是基础设施差,基本都是机耕道,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现实的状况,更激发了这个退役军人的“斗志”,从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副站长到第一书记角色转变,带来的不只是自己的改变,更要切实为村里做点实事,带来变化。
图:刘东在工作中
在青杆坪村,路边的一条条黑色水管是当地村民翘首以盼多年的农作物的生命线。曾经多年的煤矿开采留下了“后遗症”,造成当地水资源十分匮乏,特别农作物灌溉用水十分紧张。“这两年刘书记来了,提灌站修成功了,感谢刘书记,刘书记我们大家很满意的。”青杆坪村8组村民李先焕高兴地说道。
提灌站修建在小井沟水库旁边,总投资三十多万,其中村民集资十一万多,于2019年完成,今年开始投入使用,主管道长10多公里,分支管道长20多公里,可以灌溉全村2千多亩土地,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作物的用水紧张。“特别是在今年天干的情况下,很大程度缓解了农作物缺水。”刘东指着当地的一块长势良好的玉米地向记者说道。
图:刘东(着黑衣者)在村民家中
作为第一书记的刘东,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优势,大力争取资金,帮助村里兴修水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仅2019年,在刘东的沟通协调下,县水务局安排水利发展资金资金约16万元,整治山坪塘1口、新建蓄水池4口,同时,争取市级资金19.4万元,新建提灌站一座。
有了充足的水,产业发展也大跨步向前,如今该村有李子400亩,柑橘160亩,产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效应日益放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李子、柑橘。刘东发挥自己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特长,积极对该村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走访,加强沟通、交流,强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发展需求,发展愿望,解决思想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得到改善。收入涨了,幸福感、获得感指数得到了提高。
解决用水难,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更需要一条“好”路,让村民告别雨天出行便是一身泥的现状。“2017年,我刚到时,全村硬化的水泥路面只有短短1.7公里。”刘东说道。要想富先修路,一条好路,不仅是增收致富需要,更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现实需要。
“既然担下了这个重任,就必须干出个名堂来。”刘东时刻记着当时的誓言。说干就干,他通过向上级争取到了通村道路硬化指标12.1公里,加上村民自筹资金121万元,目前已完成1.4公里,余下部分预计将在今年9月份开工,届时建设完成后,青杆坪村的村民便可以踏上朝思暮想的水泥路。
这几年,青杆坪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党委政府点赞。“刘东同志到青杆坪村任第一书记之后,心系群众,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群众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党委政府和群众对他非常满意,为刘书记点赞。”保华镇副镇长胡天国说道。(刘瑞)
编辑:易杨
责任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