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这次它却成了“救命药”。9月14日,57岁的郑阿姨去医院做了健康体检后,进入一家超市买日用品,没逛一会儿,就觉得胸口特别地闷,心慌气短、全身发冷、出冷汗。她想着是不是自己的“老毛病”犯了,趁自己还有意识,就赶紧吃了一片硝酸甘油片,没想到的是,状况更加严重。很快她就眼前一黑,晕厥了过去。
身边的好心人,连忙把她扶起,她有了一点模糊的意识,按理说应该逐渐恢复正常,但郑阿姨的情况却越来越糟,四肢冰凉、大汗淋漓、意识模糊逐渐加重又要再次晕厥。围观的群众,呼喊的呼喊,打电话的打电话,场面有些混乱。
说是巧,还真是巧,一个小伙子听到呼喊,连忙放下手中的鱼和菜,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慌乱的人群。这位小伙子叫刘申平,是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他看到郑阿姨的时候犯难了:患者面色灰白、大汗淋漓、意识模糊、心慌不适,经过查体排除心脏和颅脑疾患,有重度低血糖表现,但是重度低血糖一般没有中间清醒好转后病情又逐渐加重的情况,到底是脑部疾病、心脏疾病,还是重度低血糖呢?
图:刘申平正在查看郑阿姨病情
时间不等人,正确的急救就是救命。他果断判断,很有可能是低血糖。他赶紧向超市先“赊”了一袋白砂糖,迅速兑了半碗糖开水,给郑阿姨喝下。不一会儿,郑阿姨心慌、头晕、出冷汗症状缓解了很多。鉴于郑阿姨的情况,他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又给她喝了一碗糖开水,郑阿姨感觉明显好多了,脸色逐渐有了血色。郑阿姨算是度过了危险期。
图:郑阿姨恢复正常后面带笑容回答急救医生问题
明明吃了急救药,为什么情况还会更严重?苏醒后的郑阿姨,终于解开了刘医生和大家的疑惑。从郑阿姨那里了解到,她的父亲和姐姐都有心脏病,近几年因为要照看年迈的父母,加上长期失眠,自己的身体差了许多,每到夏天的时候,总会觉得胸闷气短,爬个坡都会觉得气紧得慌。其实郑阿姨每年都会去做健康体检,检查结果都显示她的心脏没有任何问题。今天的检查结果如往常一样,一切正常(收缩压110多mmgh,舒张压70mmgh),但一个多小时后就休克,血压变成了收缩压60mmgh,舒张压40mmgh。没想到随身都携带的“救命药”,却差点成了“要命药”。
刘申平医生说,郑阿姨重度低血糖的时候,用硝酸甘油片加剧血压下降,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好在该药物的药性持续时间短,只有几分钟,郑阿姨的意识才有所恢复,但是她的低血糖却没有解除,所以情况才会加重。大家不要小看低血糖,要是抢救不及时,像郑阿姨这样低血糖导致的休克时间持续越久,危险就越大,甚至会危及生命。
刘医生建议大家,生活饮食要规律,禁忌空腹剧烈活动,当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饥饿感时立即停止体力活动,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赶紧呼救,并及时找地方坐下,以免昏倒后摔倒头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造成不必要的内伤和外伤。
图:7月17日,刘申平在火锅店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陈阿姨
突发紧急救人,刘医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今年7月17日,救了吃火锅时心跳呼吸骤停的陈阿姨。刘医生提醒大家,如果你身上有常备药物,在服用后一定要告知周围的朋友;如果身边无人告知,应将药物握在手中,便于施救人员查看、研判病情,及时准确施救。若患有易突发性疾病的人,像心脏病、脑溢血之类的,身边最好都要有人陪伴以应对突发情况。(门玉霞)
编辑:陈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