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最后一天
迎来“寒露”
8天里
也就昨天(7日)太阳露露脸
基本是不闷不燥
阴到多云的天气为主
气温平稳适宜
早晚略凉
虽没有秋高气爽
但没有阴雨连连
已是不错
今天(8日)
你已经踏上返程的路了吗?
中央气象台表示,在返程高峰期间,全国降雨偏弱,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大部、海南岛等地将有阴雨天气,大部分地区雨量不大,仅在云南西部、海南岛中部和东南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此外,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也呈回升趋势。而且今年第14号台风“灿鸿”对我国的影响也主要在海上。总体来说,天气对节后返程没有太大影响,可谓天公作美,也祝大家返程顺利。
再看看上班日
自贡的天气走势
自贡市气象台说,8日晚上到9日,白天零星小雨转阴间多云,16到21度;9日晚到10日,白天零星小雨转阴间多云,16到20度;10日晚到11日,白天小雨转阴天,17到20度。
寒露前后,时值深秋,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于“白露”,气温更低,天气由寒凉逐渐转为寒冷,北方大部处于秋冬两季转换期,需注意保暖防感冒,及时将换季衣物找出。此外,自贡网还要提醒大家这段时间注意养阴防燥,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以免过度疲劳。
另外,夏秋转换之际,身体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最近半个月,你有没有时不时要咳嗽两声,尤其是早上起来,喉咙总觉得有口痰?这应该是不少人入秋的通病。千万对自己好点,这个季节以润肺去燥为主,去买些时下最应季的秋梨,加点白木耳、枸杞、冰糖、川贝,炖个梨汤,隔天喝一碗。要是嫌麻烦,那就直接吃梨吧。
这还有一份关于“寒露”的“小课本”——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到快要凝结了。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反映了气候变化。和白露比起来,它的名字里也有一个“露”字,但白露意味着从炎热向凉爽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到来后,昼渐短、夜渐长,寒气渐生,尤其在早晨或者晚上,人们往往会略微感到一丝寒意,空气也变得比较干燥。
食在寒露:吃螃蟹、喝寒露茶
寒露节气的习俗不太多。秋深了,倒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但螃蟹不宜多吃。
有的地方,则有喝“寒露茶”的习惯。据说,寒露茶具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道,颇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寒露时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这时人们应注意防秋燥,于是,民间也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
也有文章称,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值得注意的是,农历九月又被称为菊月,此时菊花基本已经普遍开放,所以,登高、赏菊称为寒露节令的一大雅事。
防秋燥,饮食应润肺益胃
过去,在人们的认知中,寒露到来后,在自然界里,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所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要做出一些调整,适应天气变化。
比如,有一种关于养生的说法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天气干燥,在饮食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注意饮食平衡的基础上,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此时,可以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适当吃些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等具有益胃生津功效的食物;蔬菜则可吃胡萝卜、冬瓜,或海带、紫菜等。
“一场秋雨一场寒”,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而且,秋季腹泻多发,要防止暴饮暴食,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