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陈凡逸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总体方案》一经发布,立即在全社会激起了热烈反响。我们应如何深刻认识、理解这一重要文件?我市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切实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再造产业自贡”夯实优质公共服务基础?对此,多位教育工作者接受了笔者采访,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分析与思考。
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
《总体方案》明确,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总体方案》就是要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办教育、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自贡一中校长冷松说道,在教育评价上突出立德树人,旨在引导教育回归根本,就是要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引导各级学校和学生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培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市在提出“盐都未来工程”时,同样也把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新一代盐都青少年作为目标,这说明市教育体育局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问题时,有了更深入、更长远的思考。
冷松认为,下一步,如何切实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突出有德行、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的评价方向,还需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方案,包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的平台,健全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的评价体系和团队,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强调的是学生进步的增幅,而不是单调、机械的数字;强调学生较之原有学业的增值分,而不是孤立静态、固化凝止的数量符号,这些还有待逐步推进、改进、完善。
自贡衡川实验学校通过日、月、期、年评价和以团队为评价对象的捆绑评价来构建评价系统,在完善德育评价、改革学业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强化劳动教育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致力于引领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
“对义务教育学校来说,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任务和基本标准,科学管理,科学施教,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高中学校来说,就是要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理念。”自贡衡川实验学校是我市引进的基础教育品牌民办学校,该校校长尹强认为学校教育就应该致力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自己的学习动力系统。学校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评价系统,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立交桥。
“为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市各中小学校要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杨吉敏认为,要做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整体规划,结合实际编写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要保障课程计划,劳动教育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可集中实施);要保障过程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要做好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出力流汗、动手实践、勇于创新、珍惜成果。
围绕“破五唯”目标展开推进
“长期以来,诸如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方式,严重背离了教育逻辑、扭曲了教育本质、窄化了教育价值、破坏了教育生态,对于形成正确的育人与用人导向、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社会贡献度具有明显的阻碍效应。”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伍恒峰说道,无论是分数、升学、文凭、论文还是帽子,作为教育评价的不同向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的现状,但在不同评价向度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定语“唯”,这就使得教育的评价向度变得相对狭隘且绝对,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与全面性。
《总体方案》提出,要健全综合评价,并对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不同参与者、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类型提出立体的、全面的、科学的评价导向。伍恒峰认为,落实《总体方案》,要紧扣“五唯”问题,围绕五类主体,推进“四个评价”,鼓励多元参与,不断提高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改革取得实质突破。
“唯论文”评价教师,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唯帽子”评价学科,忽视了学科建设的本质、职责、使命和作用,不利于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柱。“全面客观地评价班主任工作,不但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而且能促进班主任自身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四川省名班主任、自贡一中教师郭婧认为,要建立科学、完备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评价目标的科学性、评价方式的合理性、评价方向的发展性。
不断完善不同主体的评价办法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喻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
在《总体方案》出台之前,富顺职业技术学校承担了省级课题《基于教学诊改背景下的中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组负责人,该校质量督导办主任陈忠对富顺职校、荣县职教中心、自贡电信职校等三所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评价缺乏差异性,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单一,评价与教学诊改对学生质量标准要求有差异,评价学习质量的目的单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颁布了《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重点设计了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非常及时。”陈忠深有感触地说道。
《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此,陈忠认为,这明确了对学生的评价中应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企业”三元。除终结性评价外,还要关注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评价维度(内容)要更加多元,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综合素养、职业能力等。
当前,部分省份正在进行高考综合评价改革,也称“三位一体”测评。即学业水平测试占10%、综合素质评价占30%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占60%,简称“三位”;“一体”就是“三位”综合成一个结果。
“其实,分数只是冰冷、机械的数字符号,它后面还有更丰富的意蕴,需要评价主体多视角、多向度地辩证看待。”冷松认为,对我市的学生而言,要想考上顶尖大学,或者在五大竞赛中拥有一技之长,抑或拥有平衡而优异的学科成绩,这都要求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通道。而学校想要提高一本上线率,就更要引导主流的学生群体,根据自己的专长,分散学科的组合方式,从而在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中脱颖而出。
据悉,连日来,我市教育系统、学校认真学习《总体方案》,结合制定系统、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就相关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广大干部教师更加明确了教书育人方向,纷纷表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分数轻素质等行为,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编辑:张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