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省级稻渔基地里唱响再生稻品牌——“稻渔养殖铁娘子”韩明君返乡创业速记

2020-11-15 13:42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记者 郑鑫玉

“趁天气晴好,基地加紧收割再生稻,120亩再生稻今天可全部收完。”11月15日,在富顺县代寺镇四川省首批、自贡市唯一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负责人韩明君指着最后一块再生稻田说,受持续阴雨影响,再生稻有所减产,农场能生产一万余公斤再生稻大米。

韩明君为富顺县返乡创业农民工。2006年,在广东工作的韩明君受到电视农业节目以及当地水产养殖产业兴盛的启发,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创业,规模养殖台湾泥鳅。后在川农大和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韩明君以化肥、农药零使用为目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农业,注册了“富顺县英明泥鳅养殖家庭农场”。

经过10余年科学实践,韩明君总结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中稻+再生稻+渔”绿色综合种养模式,建成示范基地200亩。为追求品质口感,基地选择直链淀粉含量达18.0%的隆平高科种业“晶两优534”作为主栽品种,取得了亩产中稻500公斤、再生稻150公斤、鱼100公斤的高产成绩和亩产值3500元、利润1500元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富顺再生稻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起源于元末明初。民国27(1938)年,为应对战乱粮食紧缺大力推广再生稻,四川省在富顺、内江等20余地进行推广示范,推广面积17799亩,奠定了“富顺再生稻之乡”基础。上世纪末推广杂交中稻,加上“三集中、五统一”措施保障了促芽肥的全面施用,促进了再生稻发展。2001年,富顺县再生稻总产5.25万吨,“中稻+再生稻”形成固有的稻田耕作制度。2010年,农业部批准“富顺再生稻”为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该县与隆平高科达成“中稻+再生稻”产业化全面发展合作,袁隆平院士题词“富顺,再生稻之乡”,促进了“富顺再生稻”的品牌建设。

谈到稻渔绿色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韩明君表示:“农场将以优质、健康理念打造生态大米和稻田鱼品牌,全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建设,有序扩大‘农场+农户’产销合作增加产量,让‘富顺再生稻’尽量满足市场需求,助力富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熊丹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