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宋先生吃鱼时,连饭带鱼吞了下去,当时感觉有点不舒服,多吃了几口饭后,与往常无异。但两天后,宋先生开始出现咽喉疼痛等症状,到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看,鱼刺已经刺穿食道刺入主动脉,风险极大。
放射科老师快速定位,三维重建给予最准确的判断和建议:鱼刺离心脏都不远了,险些“扎心”!
在放射科进行胸部增强等检查之后,明确提示事关异物伴穿孔,消化内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耳鼻喉科、胸外科等科室展开讨论。如果硬拔风险太大,在胃镜下取出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鱼刺已经刺穿了动脉血管,一旦拔出肯定血流如注。
进行造影后发现有血柱,手术指针明确。最终专家们确定方案,消化内科运用胃镜取刺,同时血管外科做好准备止血,手术将在全麻下进行。简单地说,消化内科的老师用胃镜进行“勘察”,并用小“抓手”把鱼刺夹出来,因为要出血,血管外科要随时准备着,一刻也不能耽误。
在胃镜下能清晰看见,鱼刺从中穿插而过,稍微一拔动就会大量出血。消化内科副主任魏尉小心翼翼地操作,紧张的气氛在介入室蔓延。
五厘米长的鱼刺终于成功取出,但并不意味安全,止血的工作立刻展开。
此时血管外科副主任沈俐萍早已做好了准备,他提早植入了支架,在第一时间将支架释放,支架贴合动脉血管,起到了补漏的作用,血被止住。宋先生暂时安全,随后ICU将他接走,将进一步观察,目前宋先生恢复情况良好。
多学科联动,从早到晚,做讨论做评估,只为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前前后后,四五十分钟,多学科并肩作战,将“炸弹”成功拆除。多学科会诊,多学科团队协作,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治疗计划,避免误诊误治,使患者受益最大化。(杨弘毅)
编辑:陈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