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冬至已至,相约打卡自贡这家“网红”饺子店

2020-12-22 19:21 微自流井

0

分享

一条长方桌,一份小醋碟,
一盘热气腾腾的蒸饺,
这样简单朴实的食物,
却足以温暖自贡人的冬天。

它是几代自贡人记忆中的味道,
跨越近半个世纪,
它见证了沙湾牧羊女一带的繁华热闹、勃勃生机;
唤醒了几代自贡人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即使时代更替,记忆斑驳,
前往“北方味”,
用味道去坚守乡愁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由于市政规划改建道路的原因,
位于解放路141号的“北方味”饺子馆已经被拆除。
那些贪恋“北方味”的老自贡人该何去何从?
是否仅凭片片记忆去回味唇齿间的味道?

别急!小编帮你来探店
原解放路141号的“北方味”饺子馆已经搬迁到
自流井区自由路191号附11号(此处划重点~)

这样一家温暖的小店
在近半个世纪里,填满了几代人的味蕾与记忆
温暖过无数个萍水相逢的人
历经拆除与搬迁,初心未改

“北方味”饺子清淡却有滋有味,
最有名的当属蒸饺,
蒸笼底部垫上一层松针,
使刚出锅的饺子伴随着淡淡的清香
饺子皮薄,馅料足
至今仍保留着牛肉、鸡肉、鲜肉、三鲜这四种口味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蘸上几滴老陈醋,
轻咬一口,浓郁的汤汁吸入口中
那便是人间美味,口齿留香
自贡人与“北方味”结下的情缘,
不仅仅在舌尖的美食中,
更是在挥之不去的回忆里。

“北方味”的前世今生——

·1937年

北京人林国富与几位同乡来到自贡,在自流井三圣桥创办了新津菜社,开设以北方面食为特色的餐馆;

·1939年

新津菜社因被日机炸毁,迁往灯杆坝,更名“华北食堂”,解放后迁回三圣桥;

·1964年

华北食堂搬到解放路144号;

·2017年

因城市规划改造,“北方味”搬迁至自由路191号附11号。

从原来的两层楼的到现在的一层楼,从路边下几阶石梯的店铺到路面改造后与公路相平的店面,今年71岁的王典志,作为华北食堂北方味创始人林国富的徒弟,自1965年担任华北食堂北方味的组长(现称经理),就一直见证这北方味的成长与发展。

据王典志回忆,北方味生意最好时要数70、80年代,不到六点门口都会聚集不少市民,沿路边排成长队。经常员工六点到店铺做好准备工作后,一打开门,食客就络绎不绝的涌进来,一直到现在,北方味的蒸饺都采用人工擀皮,手工包制。“很多人说味道没变,最主要的就是材料没变,从最初蒸饺下铺垫的松枝,到现在一直采用,每年都还会专门采集制作”王典志说:“那时候生意好,一天单算饺子就能卖出三四百斤。”而一斤水饺大概80个,制作水饺的机器从早上开门起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关店时才能停下来。当时员工们每天2班倒,工作12小时,为了提高效率,还在店里举办过“技术练兵”,“那时最快的擀面手一分钟能擀18张皮,包饺子的一分钟能包14个。”

像北方味餐厅这样的“老字号”,自贡曾经有过不少,它们就像是历史的一个标记,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下来,任凭岁月雨雪风霜吹打,始终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稳稳当当地留在那里,化入这座城市人的血脉中,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饺子不是想吃就吃的,一般逢年过节或者手里有零花钱才会来这里搓一顿……”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却找不回以前的兴奋与高兴了,只能来‘北方味’找找回忆了”

昔日吃“北方味”的小孩子,长大了;
那时的年轻人已在岁月中渐渐老去……
大家吃着饺子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感慨着时光的流逝。
“北方味”不仅仅是一个店名,
它更是一段回忆和一种情怀,
人们聚在这里,寻找着遗失的美好。
秋已去,冬已至,
不妨叫上亲朋好友去重拾昔日的记忆吧!

编辑:马莉莎

责任编辑: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